7人叩客部隊猛勸 與詐團拔河
刑事局「詐欺防制諮詢小組」負責喚醒尚未報案的潛在被害人。圖爲165專線全天候接聽詐騙諮詢電話。(本報資料照片)
刑事局推動「潛在被害人攔阻計劃」,主動挖掘潛在被害人,但仍有22%的人堅信自己沒被騙,拒絕警方協助,刑事局今年1月再成立「詐欺防制諮詢小組」,依潛在被害人的特性及心理狀態,採取應對策略,苦口婆心喚醒被害人,小組成員強調,警方會與被害人站在同一陣線,因爲「若開始責怪被害人,詐騙集團就贏了!」
該小組由刑事局3名外勤幹員,及深諳心理狀態、溝通技巧的4名測謊專家共7人組成,從分派到各縣市警局的潛在被害人名冊,針對不認爲遭詐者複查,提供話術拆解與案例分析等持續勸說。
他們雖被戲稱 「叩客部隊」,但小組今年迄今共複查1178人,經溝通後知道被詐、並停止匯款的有1037人,成功勸阻率達9成,勸阻正被詐騙的金額達1.73億餘元,被害人與警方配合更查獲6名車手。
小組成員表示,民衆可能會覺得被害人一定是貪心,纔會遭到投資詐騙,但其實詐團會利用被害人的情感等需求讓其落入圈套,如果沒有外力協助,想自行覺醒幾乎是不可能任務。
尤其當被害人初覺受騙時,常陷於「否認」、「羞愧」與「自責」情緒,形成高度心理防衛,或是因投入成本過高而選擇繼續匯款,並說服自己「都已投入這麼多錢了,不能放棄」等。
小組成員說,與其直接告訴對方被騙,不如避免衝突性對話,改採「開放式提問」,引導對方自行發現矛盾點,並可導入心理學取向的應對策略,包含同理傾聽、非對抗性對話與情緒支持,才能逐步削減被害人的心理抗拒。
小組成員直言,他們是在跟詐團拔河,透過傾聽、分析現況、經驗分享等方式,讓被害人理解、進而脫離詐團掌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