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大品牌中招!行動電源頻爆炸 危險型號、原因一次看

近期行動電源公安事件頻傳,經濟部標準檢驗局提醒民衆,在購買行動電源時,應確認產品具有強制行動電源檢驗與商品安全標章,以保使用安全。示意圖/pixabay

高鐵近日因車廂內發生行動電源「自燃冒煙」事件,造成乘客驚嚇與輕微燙傷。交通部長出面呼籲檢查行動電源安全、停用來路不明或沒有標檢局認證的產品。根據經濟部標準檢驗局(BSMI)表示,自2023年至2025年初,已有至少7款行動電源或充電器,因安全疑慮被召回或公告具有風險,約有3萬7千至5萬顆產品受到影響。以下是近期引起公安事件頻傳的行動電源型號:

一、Anker A1647, A1652, A1257, A1681, A1689 自帶線行動電源

所屬品牌:Anker。

其中A1257被證實因負極耳焊接不良、電池組關鍵材料(正極、隔離膜等)控管不足,長期使用後會引發過熱風險。目前約有5,439顆在臺灣召回。其他型號則有有報告顯示產品造成火災與爆炸共19件,包括物損與輕微燒傷,所有Anker發生問題被召回的數量,近日共約有481,000臺被回收。

二、GRAVITY CS5 / CS10

所屬品牌:亞果元素(ADAM Elements)。

部分批次電池使用循環一定次數後可能會過熱變形,甚至有消費者回報出現起火燃燒現象。目前召回CS5約8,500顆,CS10約22,000顆。

三、IKEA ÅSKSTORM 40W USB 充電器

所屬品牌:IKEA。

因電源線、插口或線材設計在使用或纏繞後可能受損,引起燙傷或觸電風險。雖然主要是充電器,但也被納入召回和公告風險中,目前約有1,691顆在臺灣召回。

四、聯想 PBLG2W USB-C 行動電源

所屬品牌:聯想(Lenovo)。

因有螺絲鬆動可能造成內部短路,進而過熱、起火,雖數量相對少,但仍屬召回範圍。

五、小米自帶線行動電源 20000mAh 33W (型號 PB2030MI)

所屬品牌:小米(Xiaomi)。

因爲同樣涉及電芯問題及安全設計疑慮,被列入風險產品之一,但召回、公告風險的產品數量未明確公開。

六、墨子萬能充 Pro 五合一行動電源

所屬品牌:墨子品牌。

因自帶線與多功能設計可能造成設計、用料上風險,包括會出現散熱或短路等問題,被民衆及媒體注意到該產品有安全疑慮。

七、 Romoss(中國品牌)

所屬品牌:Romoss。

部分型號行動電源被發現有火災風險,並有吐煙起火等影片在中國網路流傳。原因與產品設計或電池供應鏈的問題有關,可能是電芯或電池隔離材料在某些批次不穩定。目前中國已回收近491,745臺Romoss的部分型號電源。

經濟部標準檢驗局提醒民衆,在購買行動電源時,應確認產品具有強制行動電源檢驗與商品安全標章(BSMI 標章),以保使用安全。使用期間若出現膨脹、變形、冒煙、異味、過熱等異常,請立刻停止使用,並避免長時間充電、過度充放電、在睡眠時或夜間無人看管時充電,也需避免來路不明,或價格異常便宜的行動電源。在搭乘公共交通工具時,應將行動電源攜帶或放置在容易察覺的位置,如揹包外袋及可視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