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0萬人注意!綜所稅9地雷一文看 報錯6/30前重傳都有救
▲綜合所得稅申報倒數計時,民衆前往國稅局報稅示意照。(圖/記者林敬旻攝)
記者陳瑩欣/臺北報導
113年度綜合所得稅申報期限到下週一(6 月 30 日)截止,今年有近700萬人需要完成申報。財政部在最後一週報稅期提醒9大報稅地雷,呼籲還沒報稅、已完成申報的納稅義務人多多確認,6月30日前重傳正確申報資料,即可避免報錯遭補稅處罰。⠀⠀第1錯:免稅額申報錯誤◼️每人免稅額 9.7 萬元,納稅義務人本人、配偶及受扶養「直系尊親屬」(父母、祖父母等)滿 70 歲 14.55 萬元。如果列報扶養滿 70 歲的兄弟姊妹、其他親屬或家屬(叔、伯、舅等),不屬於直系尊親屬,免稅額仍爲 9.7 萬元,不可按 14.55 萬元計算。◼️子女及兄弟姐妹已滿 18 歲,須因身心障礙、在校就學或無謀生能力才能列報扶養, 服役、待業、補習、無薪假都不算無謀生能力。⠀⠀第2錯:誤刪或更改申報載入所得◼️誤刪或更改申報系統自動載入的所得資料。如有疑義,請先向給付該筆所得的扣繳單位查對,如因扣繳單位填報錯誤所致,請該扣繳單位向國稅局辦理扣(免)繳憑單更正。
第3錯:漏報租賃、借貸利息等所得◼️漏報租賃所得、私人借貸利息所得、海外所得及大陸地區來源所得(如透過金融機構或信託業者投資境外或大陸地區基金、債券及股票等金融商品,所獲配的利息、股利、出售或轉換之利得)或未上市、未上櫃股票交易所得等。⠀⠀第4錯:捐贈扣除額認知錯誤◼️列舉捐贈扣除額:誤報點光明燈、法會、安太歲或入會費等「有對價關係」的支出。
第5錯:保險費列舉扣除◼️保險費列舉扣除額:誤報「非直系」受扶養親屬的保險費;誤報要保人與被保險人「非同一申報戶」的人身保險費(全民健保除外)。
第6錯:醫藥及生育費可扣除範圍搞錯◼️醫藥及生育費列舉扣除額:誤報「非公立醫院或健保特約醫療院所或經財政部認定其會計紀錄完備正確醫院(診所)」的醫療費;誤報「非屬醫療性質」的醫美整形、坐月子費、看護費及住院餐費等;「未自行扣除」領有保險給付的部分。
第7錯:房貸利息支出範圍搞錯◼️購屋借款利息列舉扣除額:誤報「修繕貸款」或「消費性貸款」的利息支出;納稅義務人本人、配偶或受扶養親屬於 113 年度在該地址「未辦竣戶籍登記」、113 年度出租、供營業或執行業務使用不可列報。
第8錯:教育約費特別扣除額◼️教育學費 特別扣除額:誤報「非納稅義務人子女」(如納稅義務人本人、配偶或其他受扶養親屬)的學費支出。⠀⠀第9錯:根本未完成申報上傳◼️網路(含手機)申報系統一定要操作到最後步驟按下【#申報資料上傳】,系統顯示「申報完成」或「申報成功」纔算完成申報,也可查詢申報結果(https://gov.tw/WSZ)顯示「#您已完成113年度綜合所得稅結算申報」表示申報成功。⠀⠀財政部指出,如發現報錯或想更改資料,114/6/30 前再次登入申報系統,更正資料後重新申報上傳就好,系統會以最後一次上傳申報的資料爲準,另外留意更正後應納稅額有無變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