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00萬元延保保險保障落地 保險業編織中國新能源汽車出海保障網
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 林漢垚 北京報道
近年來,全球新能源汽車市場迎來爆發式增長,中國憑藉雄厚的生產與消費能力,不僅在國內取得顯著成績,更通過出口增速彰顯國際競爭力。然而,海外售後保障體系的短板始終制約着中國新能源汽車的國際化步伐,亟待通過多方協同破解這一瓶頸。
在此背景下,中國保險業正從傳統“風險兜底”向“生態賦能”升級,通過延保服務、本土化風險評估模型等創新,爲海外的中國新能源汽車提供構建覆蓋車輛全生命週期的保障體系,強化海外用戶對“中國智造”的信任,從而爲中國新能源汽車“走出去”提供堅實的後盾。
跨境保險服務助力中國新能源汽車全球化
近年來,全球新能源汽車市場呈現爆發式增長。中國作爲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車生產和消費國,不僅在國內市場取得顯著成績,更積極佈局海外市場。
數據顯示,2024年,中國乘用車出口量同比增長19.7%。其中,新能源乘用車出口量同比增長6.8%。
隨着出口規模迅猛增長,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已經成爲推動外貿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力量之一。然而,海外售後保障體系的短板卻始終制約着中國新能源汽車的國際化發展。
因此,商務部等九部門聯合印發的《關於支持新能源汽車貿易合作健康發展的意見》提出,鼓勵開展出口信用保險業務的保險機構在依法合規、風險可控前提下,積極拓展新能源汽車產業鏈承保,持續優化創新產品和服務。
近日,平安產險北京分公司與新加坡當地保險公司達成合作,雙方將充分發揮各自在產品創新和服務方面的優勢,爲中國某新能源汽車品牌的電池提供全面的延保保險保障,總保額近6800萬元。不僅爲保險公司服務海外汽車市場提供服務樣板,更爲中國新能源汽車走向全球提供有力保障。
據瞭解,在此次平安產險北京分公司與新加坡當地保險公司的合作中,平安產險北京分公司首次實現了爲中國新能源汽車品牌在海外提供延保服務。根據服務協議,平安產險北京分公司將爲海外客戶提供覆蓋車輛質量問題、事故補償、車輛置換等全生命週期的保險服務。
平安產險北京分公司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通過爲中國新能源汽車品牌在海外提供延保服務,不僅推動中國企業走出去,也爲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的全球化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持。此外,平安產險北京分公司通過爲新能源汽車提供延保服務,樹立了專業、可靠的品牌形象,增強海外客戶對中國保險服務的信任。同時,通過與新加坡當地保險公司合作,積累了海外業務經驗,形成可複製的模式,不僅爲新能源汽車品牌提供風險保障,也爲其他中國企業在海外發展提供了服務樣板。
海外市場需調整風險評估模型及承保策略
平安產險此次創新並非“從零開始”,與新加坡當地保險公司合作的延保保險保障業務正是將國內驗證過的服務模式進行本土化改造,形成可複製的解決方案。
早在2023年9月,平安產險北京分公司就在國內推出了“新能源汽車三電延保”產品。該產品可爲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電機、電控三個系統提供保險保障,總保障車齡最長爲8年60萬公里,當動力電池SOH衰減至60%以下時,可享受維修服務至75%。
購買方式上,客戶可在新能源汽車經銷商、主機廠、第三方等進行購買,理賠時由平安產險北京分公司合作的機構進行維修。
此次合作是平安產險將國內成熟的車生態經驗複製到海外新能源汽車保險市場,也爲其未來在更多國家和地區開展業務奠定基礎。
雖然平安產險具有國內的“新能源汽車三電延保”產品經驗,但面對海外業務,平安產險依然需要調整風險評估模型和承保策略。
在海外業務中,平安產險結合不同國家和地區的法律法規、市場環境、氣候條件等因素,定製化設計風險評估模型。例如,平安產險北京分公司創新發展業務一部副總監賈萌介紹,針對新加坡的市場特點,公司重點關注電池性能、使用用途等。此外,也利用大數據和人工智能技術,結合歷史數據,分析海外市場的風險趨勢,優化承保策略。
同時,平安產險北京分公司還表示,會藉助當地合作伙伴的經驗和服務能力,提升風險評估的準確性和承保效率。並根據市場反饋和風險變化,持續優化風險評估模型和承保策略,確保保險產品的競爭力和風險可控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