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熱傷害就診271人次 較去年同期增6成 醫示警5大族羣小心

今年5月特別熱,衛福部統計昨日(18)熱傷害就診計26人次,5月至今已271人次就診。(示意圖:shutterstock/達志)

今日各地高溫炎熱,中央氣象署針對雲林、彰化、南高屏發佈高溫燈號,溫度可能飆至36度。衛福部統計,昨日(18)熱傷害就診計26人次,今年5月截至18日,已達271人次就診。醫師指出,今年5月高溫特別多,民衆可能因早晚溫差而疏忽相關防護措施,尤其老人、肥胖者等5大風險族羣要特別小心,應多喝水、少喝咖啡或酒精。

衛福部統計,昨日(18)熱傷害就診共計26人次,今年5月尚未過完,截至18日已達271人次就診,比去年5月170人次,增加破百人。

榮新診所副院長康宏銘表示,與以往相比,今年5月高溫特別多,民衆可能因早晚有溫差而失去警覺,例如出門前沒想到會很熱,導致衣着上不夠寬鬆透氣、水分攝取不夠等,沒有做好相關防護措施。

康宏銘示警,熱傷害高風險族羣包括老年人、嬰幼兒、慢性病族羣、長期服用藥物、肥胖族羣等5類人。長期服用利尿劑、抗組織胺等藥物,可能影響排汗;肥胖者散熱、排汗功能較差,要特別小心;運動員、軍人等體能狀況較佳者風險低,但仍要留意早上10點至下午3點最熱時段,儘量待在室內,不要在外活動。

康宏銘說明,熱傷害包括熱衰竭、熱痙攣及熱中暑。熱衰竭較爲輕微,是指人因高溫而虛弱甚至暈倒,但身體仍有在排汗,可以到陰涼處、透氣、毛巾沾水擦拭、散熱;熱痙攣則是出現肌肉抽筋狀況,可能跟電解質流失有關;熱中暑最嚴重,人會喪失排汗機制,導致皮膚變得溫熱,當體溫變高、意識模糊,就會對身體造成危險,要儘速送醫。

康宏銘提醒,要避免熱傷害,最重要的是做好預防措施,衣着要寬鬆透氣一點,中午前後高溫時段,儘量待在室內,若必須在戶外工作、活動,要注意補充水分,少喝咖啡、酒精等容易讓身體排尿、水分流失的飲品,若流汗量較多也可以補充鹽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