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回顧與前瞻》攻五大信賴產業 國家發展大戰略

總統賴清德執政一年,五大信賴產業成爲臺灣經濟發展走向的現在進行式。圖/本報資料照片

五大信賴產業及其推動進度

前言:賴總統上任以來,臺灣經濟發展走向現在進行式的五大信賴產業,以半導體晶片爲重中之重,政府並傾舉國之力,權衡國際局勢及我產業發展,推動包括AI、軍工、安控及次世代通訊佈局。唯不可否認的是,美國總統川普重返白宮後,所推動的對等關稅政策,已掀起與部分國家的貿易衝突,讓全球局勢及金融市場陷入高度不確定性。臺灣作爲全球供應鏈上的要角,且易受地緣政治波及,政府如何兼顧內外,大展國家發展藍圖,並受國民肯定其執政能力,已到關鍵時刻。

總統賴清德執政一年來,在地緣政治變化、美國對等關稅、產業供應鏈重組、數位及淨零雙軸轉型的挑戰與轉折下,國發會統籌協調經濟部、數發部、國科會等相關部會共同規劃推動五大信賴產業,期打造臺灣成爲全球民主科技陣營不可或缺且受信賴的夥伴,並透過創新驅動,帶動百工百業發展,強化國家安全及韌性。

根據規劃,政府將半導體晶片相關擺在五大信賴產業的首要項目,一年來,行政院覈定推動2項半導體基地計劃,包括國科會半導體產學研共創基地,並推動半導體材料及設備自主,已補助業者開發29項半導體設備(投資60億元)、15項材料(投資44億元),新增投資逾100億元,半導體國產設備自主比例提升至2024年15%。

AI人工智慧項目圍繞着賴政府團隊所有重大政策,國發會表示,2024年已公佈「加強投資AI新創投資方案」,提供100億元進行AI新創投資,輔導製造業導入AI應用2,133家。AI、軟體、資安等數位經濟產業產值擴增至2024年9,300億元,盼在2028年培育20萬名AI等數位相關人才。

此外,對國家經濟發展厥功甚偉的中小企業,在2023年已突破167.4萬家,佔全體企業達98%以上,就業人數亦佔全國就業人數近8成;銷售金額佔整體企業銷售額比重達5成以上,一年來,經濟部持續推動中小企業發展條例,重中之重是「中小企業發展條例」的修法,該案於2024年7月三讀通過,溯自2024年1月1日適用、延長適用期限至2033年底,預期將惠及2.4萬家企業,帶動850億元研發支出並創造2.7萬個就業機會。

「中小微企業多元振興發展計劃」則涵蓋數位轉型、淨零轉型與通路拓展三大核心。經濟部加強投資中小企業實施方案,除創投公司外,也納入加速器、策略性投資人及中大型企業創投(CVC)等,培育新世代隱形冠軍。在金融支持方面,信保基金至2024年底已爲超過73萬家企業提供近26兆元貸款保障。專項計劃如千億保專案及青年創業貸款更大幅簡化流程與提高保證比例。

中經院院長連賢明分析,五大信賴產業的規劃正是要與「非紅供應鏈」結合在一起,而美國正是此供應鏈的技術提供方,臺灣則是精密、高階製造的執行者,「在川普關稅談判拿到多少稅率,將能看出美方對MAGA有多需要臺灣的幫忙!」

臺灣經濟研究院長張建一則指出,這一年來,最意外、最頭痛的是來自川普關稅,而臺美未來在這部分的諮商結果,將會是賴政府五大信賴產業調整的新指引。賴政府需要放寬的法規不要停,以及數位及淨零雙軸轉型的持續往前走,可說是做好、做足產業加值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