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回顧與前瞻》挺居住正義 住宅政策升級 三新菜上桌

圖/王德爲

完備房市及住宅制度 再推3大新菜色

面對高房價、低薪資、租屋不穩定的三重壓力,居住正義仍穩居賴政府施政的核心。相較過往政策偏重興建房子提供居住,現階段政策更強調在制度的健全與居住的多元選擇。除延續擴大興建社宅,政府在過去一年也推動租賃電費新制改善租賃市場,並端出了「虛坪改革」、「使用權社宅」、「老宅延壽」三大住宅新菜色,以因應不同型態的居住需求。

社宅興建方面,賴清德總統上任後,住房政策再升級,推動「百萬戶租屋家庭支持計劃」,結合25萬戶社會住宅、25萬戶包租代管與50萬戶租金補貼三大支柱,協助百萬租屋家戶穩定居住。

統計至今年4月底,全國直接興建社宅已完工34,080戶、興建中59,270戶、已決標待開工27,229戶,合計達成120,579戶,另有59,219戶規劃中,持續朝全國累計25萬戶直接興建社宅的目標持續邁進。

內政部認爲,未來社宅興建不僅要量夠,也要顧及建築減碳、居住安全及生活品質,而社宅的區域選點上也會考量生活圈需求布建社福等公共設施,創造出不僅是社會住宅提供居住空間的單一效益。

在新菜色方面,內政部強調「虛坪改革」是今年重點推出的法案,考量停車位車道灌入公設坪數並不合理,且部份建案出現浮誇不實用的公設灌水,該政策規劃將朝「沒買停車位不用負擔車道」及「檢討現行免計容積空間」兩方向研議,預計將修正《公寓大廈管理條例》及相關配套法治措施,解決公設比過高引發的購屋糾紛和民怨。

針對不打算購屋的青年與長輩族羣,內政部也着手研議「使用權社宅」,讓民衆不是隻有買房和租屋二選一的居住選擇,方案在於提供民衆多元的住宅方案,初步規劃20年租期、市價7~8折租金,付款可採一次付清或先繳部分權利金等,且可隨時與政府解約,讓使用權宅的負擔比地上權宅更輕鬆,而居住的安定感不變,讓租客可擺脫一年一租的漂泊感。

在既有老宅改善方面,考量全國已有超過500萬戶住宅屋齡超過30年,且高度集中在市區核心,而都更危老每年能夠重建的量體有限、僅6,000~1萬戶,顯然緩不濟急,內政部「老宅延壽」計劃鎖定30年以上四~六層樓、無安全疑慮的住宅,就室內外空間提供更新修繕等經費補助,讓老宅機能復興,也能緩解老屋立即重建的急迫性。

爲解決租屋糾紛與黑市問題,過去一年,政府推動「租賃電費新制」、修正租賃定型化契約,明確規範房東「租屋電價實收」、不得浮報電價,以改善長期以來1度電費5~10塊單一喊價、超收電費的租賃模式,並增訂不得約定承租人不得申請租金補貼之規定,盼減少租屋爭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