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0億美元!OpenAI估值兩年漲超33倍

8月6日,據新華財經消息,OpenAI正在就一項可能的員工股票二次出售事宜進行談判,公司估值有望達到約5000億美元。這一估值相較於兩年前的150億美元,實現了超33倍的驚人躍升。

有熟悉談判情況的投資人表示,該出售計劃尚處於早期階段,但已展開初步接觸,預計交易規模將達數十億美元。

OpenAI在8月初的估值大約爲3000億美元,由軟銀集團領導的一輪40億美元融資確定。當中軟銀承諾投資達22.5億美元,剩餘部分由其他機構完成認購。若此次員工股權出售完成,公司估值很可能進一步提升。

OpenAI此舉旨在爲員工提供兌現機會,同時作爲人才激勵工具,在不稀釋公司控制權的情況下,增強員工忠誠度。

在不斷白熱化的AI人才競爭中,以Meta爲首的科技巨頭不惜拋出九位數薪酬大單,招募頂尖AI人才到其“超級智能”團隊。蘋果AI基礎模型團隊負責人龐若鳴便是被挖角的重要人才之一。爲爭取龐若鳴加盟,Meta爲其量身定製的薪資方案,不僅超過蘋果CEO庫克的7460萬美元薪酬,甚至直逼體育巨星C羅和NBA球星庫裡的年收入水平。

過去一段時間,Meta也從OpenAI挖走了不少關鍵人才,其中包括趙晟佳、餘家輝、畢樹超、任泓宇四人,他們普遍參與了GPT-4、OpenAI o1、o3 mini等關鍵模型的訓練工作。

更早之前,Meta還吸納了OpenAI蘇黎世研究團隊的Lucas Beyer、Alexander Kolesnikov和Xiaohua Zhai三人,他們去年年底纔在蘇黎世設立了OpenAI辦公室。此外,負責o1模型的推理專家Trapit Bansal也跳槽至Meta。

對此,OpenAI首席執行官奧特曼在一份內部聲明中迴應稱,Meta的挖角行爲或許會引發嚴重的文化問題。他還透露,OpenAI正在重新評估整個研究部門的薪酬結構,相信OpenAI股票的上漲空間遠超Meta,但同時認爲巨大回報應以巨大成功爲基礎。

驅動OpenAI估值上漲的因素還包括用戶與營收的爆發式增長。截至2025年中旬,ChatGPT周活躍用戶已接近7億,遠高於年初的4億,企業付費用戶也迅速擴展。據OpenAI公佈的數據,預計2025年營收將達到127億美元,2026年達294億美元,2029年將超過1250億美元。其2024年營收爲37億美元。

員工股票二次出售還可能爲未來IPO鋪路。OpenAI目前仍採用“有限盈利”(capped‑profit)結構,但正推動向公共利益公司(public benefit corporation)結構轉換,以順應包括微軟在內的主要投資者及監管機構對流動性、公司治理的要求。微軟目前享有OpenAI營利實體近49%的利潤權利,在結構重組談判中處於關鍵地位。

儘管估值極具吸引力,但業界對於該數字能否持續存在質疑。部分分析人士認爲,在尚未實現真正盈利、研發開支巨大、基礎設施成本居高不下的背景下,5000億美元估值或過於偏向預期。如果AI商業化和盈利效益未能滿足市場預期,一旦增長放緩或面臨潛在監管挑戰,估值面臨下調風險。

但若交易成功,OpenAI估值將超過SpaceX(約4000億美元),或一舉成爲全球最有價值的私有科技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