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家餐廳掉出米其林星榜 RAW與文公館歇業、MINIMAL轉型
▲RAW去年底結束。(圖/記者黃士原攝)
記者黃士原/臺北報導
「臺灣米其林指南2025」星級餐廳發佈會今日下午2點在臺北漢來大飯店舉行,今年有8家餐廳首度入榜摘下一星,共43家餐廳獲選米其林一星殊榮,7家二星餐廳,3家三星餐廳,但也有4家掉星,分別是歇業的文公館、RAW,以及MINIMAL、Forchetta。
隱身於臺中草悟道巷弄內的MINIMAL,以義式冰淇淋爲創作素材,3年前從米其林一星餐廳「澀(Sur-)」延伸成立,前年入選米其林必比登推介,去年更晉升爲米其林一星,成爲全球首家摘星的冰淇淋店。只是升到一星才1年就掉榜,可能與不再提供冰淇淋套餐有關。
▲MINIMAL去年11月30日起不再提供「溫度」體驗套餐。(圖/記者黃士原攝)
熱愛冰淇淋的MINIMAL主廚萬士傑,去年週年時將過往的片段重新梳理、編排,推出了「溫度」體驗套餐,回顧創立3年來的成長,呈現冰淇淋在零下各種溫度帶的冰晶狀態與口感。只是「溫度」套餐的計劃告一段落,餐廳想回歸初衷,更專注在冰淇淋上,只提供純粹的單一冰淇淋,去年11月30日起只提供杯裝冰淇淋內用、外帶。
此外,RAW與文公館則因歇業而掉星。全球百大名廚江振誠宣佈RAW在去年12月31日結束營業,他也會從餐廳的第一線退到幕後,未來「RAW」不是一家餐廳,而是培育及孵化亞洲頂尖廚師的廚藝學院,目標是每年培養10到20位米其林主廚。
▲文公館已於6月29日熄燈。(圖/記者黃士原攝)
連續2年獲得米其林一星的「文公館」,由擅長粵菜、法式餐點的蔣文正與林昊語兩位主廚共同掌杓,融匯中菜着重火候、西式料理講究細緻的特點,以Fine Dining套餐概念,將中式料理依開胃小品、冷前菜、熱前菜等順序,透過個人套餐形式逐道上桌。但隨着富王大飯店將展開整修工程,文公館今年6月29日熄燈。
2014年搬遷到臺中的Forchetta,主要提供混合義法西的地中海無菜單料理。Max也致力發掘臺灣在地食材運用在他的料理中,像是彰化王功的野生赤嘴蛤、苗栗獅潭鄉的花生豆芽、苗栗苑裡稻耕鴨、南投埔里的有機皎白筍等。餐廳自2020年後連續5年摘得一星,不過日前遭前員工指控違法高薪低報,還有使用逾期食材疑慮,引發爭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