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因素干擾富豪佈局 北市僅3新案現億元交易
▲觀察今年北市新推案只有3案出現總價破億元交易,對比去年減少一半。(圖/記者詹宜軒攝)
記者項瀚/臺北報導
房市不景氣,豪客也縮手,觀察今年北市新推案只有3案出現總價破億元交易,對比去年減少一半。專家表示,其中原因包括政策對豪宅不友善、不動產景氣差、政經不穩定。
《地產詹哥老實說》EP271/購屋免踩雷! 達人教戰一眼看穿房市「裝熟區」
《住展》雜誌彙整今年迄今臺北市推出新案於實價揭露總價破億元資訊,已過了大半年時間,卻僅3案達標高總價水位,對比去年則有6社區都見不少億元戶,高總價產品供需明顯低檔。
今年總價破億元的3新案,分別爲大安區遠企一帶的「德運安和」、「敦南詠楽」,以及中山區南京建國生活圈的「宏築臻玥」。
「德運安和」有1戶單價200萬元成交案,讓今年高總新案終見200萬俱樂部新成員;「敦南詠楽」則一共5筆買賣總價在1~1.2億元,量體較多,然而主力坪數不乏40~50坪,多有交易在總價6000多萬元,可避免豪宅相關限制門檻,其實相當謹慎於總價過高帶來高處不勝寒的窘況。
▲近2年臺北市推出新案於實價揭露總價破億元資訊。(圖/《住展》提供)
《住展》雜誌企研室總監暨發言人陳炳辰分析:「豪宅在屢次打房政策都當祭旗,交易上的緊箍咒有貸款限制3成、沒有寬限期,且過去常見公司法人名義購置的節稅效益也受限,持有上也面臨房屋稅加成計算,若爲多屋大戶又會因囤房稅調整而增添持有成本,均屬相當不友善的狀態。」
此外,陳炳辰表示:「不動產景氣差、政經不穩定干擾其主訴求的金字塔頂端富豪企業主們的房產佈局,若非追求一線亮眼高知名度社區,或是價格划算、個人需求等因素,在現金爲王、謹慎投資的形勢下,本就不是以量取勝的市場,更呈現買氣弱化。」
陳炳辰補充,今年較明確的推案尚有西華飯店危老改建案、南港區築源建設案,前者可望再成爲單價200萬元生力軍,「即使還有建商對於自身品牌、所在地段深具信心規畫豪宅案,已爲小衆產品也是不爭事實,建商資產實力皆得雄厚,銷況上則多有長期抗戰的心理準備。」
東森房屋研究中心經理葉沛堯表示:「觀察近1年北市上億元的中古豪宅交易,大多買方都是以無貸款購入,此外大多具有地緣關係,也有不少交易是加碼同社區的狀況,基本上家庭自用的成分高,現在基本上已經很少出現有錢人買豪宅當作純置產了。」
《地產詹哥老實說》EP271/購屋免踩雷! 達人教戰一眼看穿房市「裝熟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