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匯脫鉤…新臺幣貶破29.3元續寫7月新低 外匯交易員曝3因素

避險情緒推動美元指數反彈,新臺幣今天隨亞幣走貶,收盤收29.302元,貶0.6分,改寫7月以來新低,臺北及元太外匯市場總成交金額15.505億美元。本報系資料庫

美國總統川普陸續公佈各國對等關稅稅率,歐盟高達30%,歐盟揚言反制,貿易戰火升溫。避險情緒推動美元指數反彈,新臺幣今天隨亞幣走貶,收盤收29.302元,貶0.6分,改寫7月以來新低,臺北及元太外匯市場總成交金額15.505億美元。

臺股今天表現相對強勢,國安基金持續護盤,加上輝達(NVIDIA)H20降規晶片解禁可銷中國,加權指數終場上漲220.97點,收22835.94點,重返22800點。

不過新臺幣匯率未能同步反彈,今天以29.32元開盤後,由於美元指數站回98之上,新臺幣迅速貶破29.3元價位,最低觸及29.382元,出口商拋匯轉趨積極,匯價一度翻升,隨後又震盪收低,連續2個交易日貶值。

外匯交易員指出,7月以來,新臺幣明顯趨貶,主要有三大因素,其中兩個與關稅有關,第一,川普陸續宣佈各國對等關稅稅率,亞洲國家多已出爐,部分國家不盡理想,臺灣則尚未公佈,增添不確定性。

第二,川普對歐盟祭出30%的關稅,超乎預期,歐盟揚言反制,關稅戰火升溫,促使避險資金迴流美元,也令亞幣承壓。

第三,6月下旬,新臺幣啓動新一波升勢,央行多管齊下祭出各種穩匯措施,包含希望出口商分散拋匯、每日限額等,加上近期新臺幣趨貶態勢明顯,出口商且戰且走,多少限縮近日新臺幣的反彈攻勢。

外匯交易員並指出,美國即將公佈通膨數據,投資人將據以判斷聯準會可能降息路徑,加上臺灣仍在等待對等關稅結果,在此之前,市場不敢輕舉妄動,使得新臺幣延續偏弱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