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萬噸垃圾壓大里!市府挨批失能、數據還矛盾

臺中市議會臨時會臺中市審計處做決算報告中,民進黨議員再針對大里垃圾掩埋場滿載問題,批市府處理垃圾無能。(馮惠宜攝)

臺中市大里垃圾掩埋場截至去年底已暫置超過38萬噸垃圾,市議會15日召開臨時會,民進黨市議員火力全開直批:「垃圾失控、治理失能」;臺中市長盧秀燕表示,她上任以來始終有人不斷散播「臺中將爆發垃圾大戰、垃圾無處可倒」的說法,但事實證明從未發生過,也呼籲相關人士應「適可而止」。

盧秀燕會前受訪表示,極少數人士多年來持續操作「臺中市政府沒有能力處理垃圾,會爆發垃圾大戰」議題,但市府依法調度掩埋場,垃圾處理仍屬合法且有序,不會發生垃圾大戰,「已經喊了6年,應該適可而止。」

不過,審計處長吳錦祥報告後,民進黨籍議員陳淑華、李天生、林德宇、何文海等人輪番砲轟。何文海痛批,文山、后里焚化廠促參案進度嚴重落後,文山廠環差報告迄今未完成,市府行政怠惰,導致大里掩埋場垃圾爆量,最後爛攤子只能留給下屆市長收拾。

林德宇則指出,盧市長任內7年把38萬噸垃圾堆在大里,卻把質疑者指爲「製造恐慌」,是在轉移焦點、欺負大里人。他強調,真正的問題不是有無垃圾大戰,而是38萬噸垃圾何時清除?「任內不爆發垃圾大戰」的說法,市府長期以大里爲代罪羔羊,犧牲居民環境與健康,只爲維持「任內不爆發垃圾大戰」的說法,凸顯市長無能處理垃圾問題。

議員吳佩芸進一步質疑,掩埋場剩餘容量數據前後矛盾。她指出,審計處報告顯示截至2025年3月底,大里場尚有9萬立方公尺容量,但環境部公開資料卻顯示2024年7月至2025年6月均爲「零」。她痛批,掩埋場怎可能在8個月內憑空多出9萬立方公尺,又在3個月內用罄?要求審計處查明環保局是否提供不實數據,並提醒若涉造假,依法應追究責任。

對此,環保局長陳宏益僅迴應,相關數據皆已即時連線環境部,但未正面解釋矛盾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