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劃法財政部版本 挨批釀雙北矛盾
行政院長卓榮泰。記者張曼蘋/攝影
立法院去年底三讀通過財劃法修法,着重垂直分配,盼中央多釋出預算給地方;但據瞭解,行政院長卓榮泰稱要提出的財政部版本,垂直分配額度內容全空白,只討論水平分配,甚至要將北市部分既有分配額轉移給新北,藍營質疑這是製造「雙北矛盾」,只有算計,不是真心要修法。
藍營人士指出,財政部三月六日召開「各級政府財政收支劃分及中央統籌分配指標意見徵詢會議」。財劃法分配分爲垂直分配及水平分配,在垂直分配部分,立法院修法版本是再增釋三七五三億元,財政部對此早已表達反對態度,但財政部的分配額度是多少?內容空白。藍營人士推估可能連三七五三億元的一半都不到,但財政部至今不掀底牌。
臺北市是立法院修法最大獲益者,財政部版本明顯對北市最不利,反而有利於新北市,讓新北有可能是最大獲利者,因此北市在三月六日會中當場翻臉反對,新北反而態度保留未在第一時間反對。
水平分配部分,立院修法是依五大指標分配,包括土地面積、人口、財政努力、非稅課收入及營業收入。財政部則只有兩大指標,包括財政努力及基本建設需求。
藍營人士指出,從已曝光的分配權重比例分析,財政部的版本明顯是壓低營業事業額的分配權重比例,另外就是人口的權重,將土地面積、工業人口、農林漁牧人口的權重加重,同時加入六十五歲以上長者及十四歲以下學童等特定族羣的財政需求考量。
藍營人士指出,單從已曝光的權重分析,受影響最大的就是臺北市。因爲北市除了營業事業額外,其餘指標都不是前三。新北則是在各項權重平均後,可能成爲最大獲利者。藍營人士指出,最關鍵的是,財政努力和基本建設兩大分配指標,各自的權重是多少?財政部「完全空白」不提。
財政部表示,三月六日只是一場溝通會議,針對一些初步想法聆聽各級政府意見,但沒有共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