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投垃圾焚化爐挨批污染茶園 縣府曝不蓋後果:恐堆50萬噸

南投垃圾焚化爐BOT案可行性評估公聽會開始前,環保團體先在會場外抗議,高呼「名間不要焚化爐」。(楊靜茹攝)

環保團體擔心名間鄉設置垃圾焚化爐,恐污染水源及茶葉等農作物。(楊靜茹攝)

南投縣政府25日在名間鄉舉行垃圾焚化爐BOT案可行性評估公聽會,抗議民衆如影隨形,質疑選址錯誤,恐污染茶葉滯銷誰負責?縣府強調,若不蓋,6年後露天堆置垃圾恐破50萬噸,萬一自燃,所產生的污染等同焚化爐5年排放量。

南投縣環保局指出,南投日產民生垃圾約250噸,由於沒有垃圾焚化爐,仰賴外縣市協助去化,近年各地焚化爐整修,暫停收運外地垃圾,因此堆置垃圾累計逾30萬噸,若不蓋垃圾焚化爐,推估6年後堆置量破50萬噸;起初爲了迅速去化縣內堆置垃圾規畫700噸,民衆有疑慮縮減爲500噸,但堆置垃圾處理期將拉長。

名間鄉反焚化爐自救會強調,新民村若興建焚化爐,勢必污染水源、茶葉等農作物,若消費者有疑慮,要誰負責?另有民衆認爲,垃圾焚燒後產生20%的飛灰及底渣,若每日焚燒500噸垃圾,等同遺留100噸有毒的飛灰及底渣,大家絕不接受。

南投縣環保局在名間鄉舉行垃圾焚化廠BOT案可行性評估公聽會,民進黨籍南投縣議員吳棋楠、沈夙崢到場聆聽。(楊靜茹攝)

南投縣環保局在名間鄉舉行垃圾焚化廠BOT案可行性評估公聽會,局長李易書對民衆提出的問題作迴應。(楊靜茹攝)

環保局長李易書強調,這場公聽會屬促參案的可行性評估,焚化爐依法需經過二階段環評,目前通過一階,二階將提出環境影響評估報告並舉行公聽會,一階時曾委請臺灣大學團隊進行研究,證實對茶葉影響輕微,且目前全臺20多座焚化爐,其中7座設於農地,未證實造成農害,若民衆有相關研究報告證明污染作物,盼提供縣府參考。

李易書說,垃圾廢水進焚化爐燃燒,不會外排,洗手等民生污水經處理,用於廠區澆灌綠色植栽,「不會排廢水,造成地下水等相關污染」,舉例指今年名間鄉垃圾堆置場自燃起火,經監測「一夜大火的污染等同焚化爐5年排放量」,認爲興建焚化爐有助控制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