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00億元!阿里鉅額AI基建投資計劃創紀錄

2月24日,界面新聞獲悉,阿里巴巴集團CEO吳泳銘宣佈,未來三年,阿里將投入超過3800億元,用於建設雲和AI硬件基礎設施,總額超過去十年總和。該數字創下中國民營企業在雲和AI硬件基礎設施建設領域有史以來最大規模投資紀錄。

阿里這筆投入發生在兩個重要時點之後。一是國內AI產業爆發;二是民營企業座談會召開。

吳泳銘表示:“AI爆發遠超預期,國內科技產業方興未艾,潛力巨大。阿里巴巴將不遺餘力加速雲和AI硬件基礎設施建設,助推全行業生態發展。”目前,阿里雲是亞洲第一的雲計算公司,旗下通義千問大模型已成爲全球排名靠前的開源模型。

該公司上週發佈的2025財年第三季度財報顯示,其在AI領域收穫頗豐。該季度營收2801.5億元,同比增長8%,淨利同比激增333%至464.34億元。其中,雲業務收入同比增長13%,AI相關收入連續六個季度保持三位數增長。

在隨後舉行的財報電話會上,吳泳銘透露了一系列重要信息。他表示,面向未來,阿里將繼續專注國內外電商業務、AI+雲計算的科技業務、互聯網平臺產品三大業務類型。

涉及資本支出方面,吳泳銘稱,未來三年,阿里將圍繞AI這個戰略核心,在AI基礎設施、基礎模型平臺及AI原生應用、現有業務的AI轉型等三方面加大投入,且投入預計將超過過去十年的總和。3800億元,便是針對該計劃給出的具體投資數字。

有分析認爲,阿里的這筆鉅額投資,不僅顯示了其在雲和AI等前沿領域積極投入、追求創新發展的決心,也增強了市場對其未來發展的信心,吸引了更多投資者的關注。同時,該投資將加速國內AIGC建設,帶動服務器、存儲設備及網絡設施等產業鏈環節受益,推動中國AI產業邁向新的高度。

在大模型方面,阿里也動作頻頻。今年1月,阿里推出的超大規模MoE模型Qwen2.5-Max,幾乎全面超越了DeepSeek-V3、GPT-4o和Llama-3.1-405B,且僅需20萬億個token進行訓練,降低了資源消耗。截至1月31日,基於Qwen模型家族在Hugging Face上開發的衍生模型數量已超過9萬個。

上述消息發佈後,阿里港股截至發稿報139.100港元,微漲0.43%,總市值2.65萬億港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