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萬億國債壓頂,40天后6萬億到期償還,特朗普借新還舊或違約?

知道爲什麼特朗普天天等着中國給他打電話嗎?

期望中國對關稅妥協只是表層原因,根本原因是因爲,美債的遊戲快玩不下去了。

2025年是美國最困難的一年,而40天后,也就是6月份,即將是美國最艱難的一個月。

美債規模的驚人膨脹:一顆隨時引爆的 “金融炸彈”

當下,美國雖將打壓中國視爲重要戰略,但這並非燃眉之急。真正讓特朗普乃至美國政府焦頭爛額的,是美債遊戲即將難以爲繼。

一直以來,美國憑藉美元霸權在全球範圍內肆意侵吞資產,然而,這種行徑並非毫無代價。

截至 2025 年,美國國債總額已如脫繮野馬,突破 36 萬億美元大關。這一數字遠超全球 GDP 排名第二的中國 2023 年約 18 萬億美元的 GDP 總量,甚至相當於德國、日本、印度三國 2023 年 GDP 之和還多。

美國現有國債

如此龐大的債務規模,不僅需要鉅額資金償還本金,每年產生的利息更是天文數字。以當前 10 年期美債利率 4.3% 計算,僅利息支出每年就高達約 1.55 萬億美元,這相當於美國每年國防預算的兩倍還多 ,給美國經濟帶來了前所未有的重壓。

僅今年,需要償還的國債就高達9.2 萬億美元,其中6 萬億美元更是迫在眉睫,需在 6 月份完成償還。面對這場即將來襲的金融風暴,特朗普政府能否安然度過,實在令人捏一把汗。

2025 年,對美國而言,本就是艱難險阻的一年,而 40 天后的 6 月,更是雪上加霜,將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美國的美債問題已陷入極爲嚴峻的困境,這場美債遊戲幾乎走到了盡頭。

美國的償債困境:“借新還舊” 的危險遊戲

那麼,美國有能力償還這筆鉅額債務嗎?

答案顯然是否定的。

2025 年,美國聯邦政府財政收入預計不到 5 萬億美元,然而,維持政府正常運轉就需支付約 7 萬億美元的日常費用,如此一來,就連償還國債利息都顯得捉襟見肘,更別提償還本金了。

2025年美國政府收入

還不起錢該怎麼辦?

普通人還不起錢,可能淪爲老賴;企業還不起錢,可以宣佈破產。但政府既不能像老賴一樣逃避責任,也無法像企業那樣宣告破產,於是,“借新還舊” 成了美國政府的無奈之舉。

這裡以 2008 年金融危機時的雷曼兄弟公司爲例,當時它面臨資金鍊斷裂,爲償還即將到期的債務,選擇發行新債券來籌集資金。然而,由於市場對其信心喪失,新債券無人問津,最終只能宣佈破產。如今美國政府面臨美債償還難題,採用 “借新還舊” 策略,一旦新國債無人購買,也將陷入巨大危機。

6 月,特朗普政府計劃發行 6 萬億美元新國債,試圖用發行所得償還舊債。這原本是美國政府在債務問題上的常規操作,可如今卻變得愈發艱難。因爲只有新國債有人購買,美國才能順利償還舊債,否則,將陷入絕境,美債體系也將隨之崩潰。

近日,特朗普與美聯儲鮑威爾權力博弈正酣,特朗普甚至被鮑威爾反嗆:“您還是先解決 6 萬億的續命錢吧!” 這一細節足以表明,美國內部對美國國債償還前景都極爲悲觀。

美國國債總額_同花順

全球減持美債浪潮的成因:信任危機下的必然選擇

如今,美國國債已突破 36 萬億美元,平攤到每個美國人身上,人均揹負 10.8 萬美元債務。並且,美債以每 100 天新增 1 萬億美元的驚人速度膨脹,這座 “債務冰山” 正以超乎想象的速度不斷增大。6.5 萬億美元到期債務需在 30 天內續借,而當前 10 年期美債利率已飆升至 4.3%,遠遠超過舊債 1% 的成本。

2025 年 6 月的債務洪峰並非偶然。

回顧歷史,美國國債曾被視爲 “永不沉沒的泰坦尼克”。2008 年次貸危機前,海外資本持有超 50% 美債,即便收益率僅 1%,各國仍趨之若鶩。但那場金融海嘯無情地撕開了美國的經濟底褲:美聯儲開啓無限量化寬鬆(QE),僅 2020 年疫情期間,就增發 5 萬億美元。2022 年俄烏戰爭爆發,美國帶領西方悍然掠奪俄羅斯資產,再次震驚世界,全球也因此掀起減持美債的浪潮。2023 年,外國持債比例降至 30%,較之前下降 5 個百分點。拜登政府當年爲應對利率飆升,大量發行短期國債,結果導致新一輪美債減持。2025 年特朗普上臺後,政策多變,還發起全球關稅戰,致使美債又遭一輪減持。

美國國債發行量_財經M平方

梳理這一系列事件:2008 年金融危機,全球持有美債比例下降 8 個百分點;2020 年美國無限 QE,導致該比例再次下降 7 個百分點;2023 年俄烏戰爭爆發,美債持有比例又下降 5 個百分點;2025 年特朗普的種種行爲,致使美債持有比例再度下降約 5 個百分點。如今,美債收益率已接近 5%,達到歷史最高水平,即便如此,越來越多國家仍不願持有美債。

雖然目前關於最新數據說法不一,彼得森研究所預測已降至 22%,有的智庫認爲在 25% 左右,但可以確定的是,全球各國都在減持美債,轉而購入黃金或其他貨幣。畢竟特朗普政府如此不靠譜,誰敢過多持有美國資產呢?

美債持有者結構:美聯儲獨木難支

全球都在減持美債,那美債如今主要在誰手中呢?

答案是美聯儲。

美國國內機構持有約 74.5%(約 25.7 萬億美元),其中包括美聯儲、商業銀行、養老金基金等,僅美聯儲持有佔比就約達 42.4%。外國持有約 25.5%(約 8.8 萬億美元),主要持有國爲日本(1.08 萬億美元)、中國(7590 億美元)、英國(7402 億美元)等。

外國持有者逐年減少_同花順

理論上,美聯儲擁有無限印鈔能力,即便特朗普發行 100 萬億美債,它也能通過修改系統數據,在一天內全部買下。但經濟學原理告訴我們,政府舉債並非毫無代價。那麼,代價究竟是什麼呢?財政赤字擴大、償債壓力與債務危機、市場擠出效應以及扭曲市場機制,這些都是美國需要付出的沉重代價。

過去,美國發行美債,相當於全球共同分擔美國的通脹壓力。如今,全球不願購買美債,僅美聯儲印錢購買,那麼美國的通脹只能自己獨自承受,未來通脹必然不斷加劇。這就是美聯儲不願降息的原因之一。

特朗普發起的關稅戰,加上全球減持美債的大環境,一旦降息,美國通脹將急劇上升,而且資產可能會從美國銀行流出,美聯儲估計八成會流向中國,投資中國的芯片、AI、汽車、大飛機等領域,所以美聯儲選擇不降息。

中國的關鍵影響力:特朗普焦慮的根源

特朗普如今心急如焚,聲稱下個月要與中國達成協議。

一方面,中國並未主動與他聯繫;另一方面,他逼迫美聯儲主席鮑威爾辭職,卻遭到鮑威爾堅決拒絕。鮑威爾認爲特朗普沒有認清形勢,下個月 6 萬億美元美債到期,如果美聯儲不幫忙購買,特朗普將陷入絕境。鮑威爾明確表示不會爲其兜底,也不會降息,讓特朗普自己解決問題。由此可見,當下特朗普已陷入極度恐慌之中。

那麼,誰能對特朗普的命運產生關鍵影響呢?

答案是中國。

中國不僅擁有大量美元,具備拋售美債的強大能力,而且在應對特朗普關稅戰的過程中,正積極建立全球貿易新秩序。此外,特朗普還搞丟了對中國的飛機、大豆訂單。在這輪中美關稅戰中,中國掌握着一定籌碼。特朗普發起關稅戰,並非真的想與中國脫鉤,實則是想訛詐中國以獲取利益。

如今的特朗普政府,就像一個負債累累的乞丐,欠下 36 萬億美元債務,卻無力償還,堪稱全球最 “窮” 的國家。今年有 9.2 萬億美元債務到期,下個月就有 6 萬億美元債務到期。

曾經,中國經常購買美國大豆,爲其提供物美價廉的中國製造,相當於對美國進行接濟。然而,特朗普卻試圖以此要挾中國,聲稱如果中國不給好處,就停止出售大豆。但中國對此並不理會,因爲全球有許多國家願意向中國出售大豆。特朗普因中國的態度而焦慮不安,他一邊表現得很強硬,一邊又渴望中國主動與他接觸。就像他對鮑威爾強硬表態,卻被鮑威爾識破其虛張聲勢。

未來展望:美債危機何去何從?

接下來,就看 6 月美國如何應對 6 萬億美元債務到期的問題了。很可能最後還是美聯儲會出手拯救特朗普,畢竟美聯儲也不希望美國經濟崩潰。但即便如此,美元的信用也會進一步受損,加速崩塌,美國面臨的問題將越來越嚴重。特朗普甚至被逼到考慮發行 100 年期國債的地步,但在當前形勢下,又有誰會購買呢?

有人問爲何希望特朗普擔任總統,從目前情況來看,他的一系列行爲至少可能讓美國經濟危機提前 10 年爆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