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歲男天天吃排骨便當罹大腸癌!醫曝「外食族致命習慣」

▲很多上班族都會以便當來解決一餐。(示意圖/CFP)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癌症年輕化,營養功能醫師劉博仁分享,一名35歲的上班族,因長期外食,常吃排骨便當,蔬菜水果攝取不足,加上很少運動,最終罹患大腸癌並轉移肝臟。他指出,除了不均衡的飲食,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習慣也可能增加罹癌風險,比如久坐不動,研究顯示久坐一小時的危害約等於抽一根菸。

劉博仁在《小宇宙大爆發》節目中指出,一位35歲男子因爲被診斷大腸癌且轉移至肝臟而來就診,經詢問發現他的生活習慣是很多上班族的縮影,也就是每天吃便當,「他說每天是排骨便當,那裡面菜都很少,然後他們有時候加班非常晚,他蔬菜水果吃得非常少,也很少運動,下了班可能就是朋友去燒烤,吃一吃聚餐。」

劉博仁表示,男子有一天上廁所發現血便,本來以爲是痔瘡,過了兩個月後,因爲面色蒼白到醫院檢查,發現肝臟都轉移了腫瘤,再進一步確認,原來是大腸癌。他說,男子周邊朋友吃飯習慣幾乎一樣,於是男子詢問爲什麼自己罹患癌症而別人沒有,「你可能真的在一些情況,飲食生活習慣不對,免疫力低下,可是你不知道,那你身體產生癌細胞,就變成一個腫瘤了。」

除了不均衡的飲食,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習慣也可能增加罹癌風險。劉博仁說,現代人普遍有塑化劑過高的問題,他近10年來的臨牀觀察發現,10個人中就有7至8人有塑化劑問題,外食族常接觸到的塑膠袋、紙杯內層塗料等,都可能在接觸高溫食物或飲料時釋出塑化劑或雙酚A,長期下來可能讓罹患乳癌、子宮癌、攝護腺癌上身。

另外,澳洲曾經有研究指出,久坐一小時的危害約等於抽一根菸。劉博仁指出,久坐會導致下半身血液循環變慢,骨盆腔、腹腔靜脈擴張,容易堆積乳酸和自由基,乳酸會刺激癌細胞,而自由基和發炎指標升高都與癌細胞的生成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