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4萬餘元執行到位!棗陽法院“剛柔並濟”護航營商環境

“兩套房屋已完成登記,剩餘款項也全部到賬,太感謝法官了!”8月7日,湖北某某營銷策劃有限公司負責人在收到案款和房屋後,給湖北省棗陽市人民法院執行法官打來電話,對於法院的高效執行,再三表示感謝。

此前,這起標的額達324.8萬餘元的涉企執行案件,因雙方分歧一度陷入僵局,最終在法院“剛柔並濟”的執行策略下,既保障了勝訴企業權益,又爲被執行企業留足發展空間,成爲司法護航營商環境的生動註腳。

今年2月,湖北某某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下稱“開發公司”)與湖北某某營銷策劃有限公司(下稱“營銷公司”)的佣金糾紛,經二審判決塵埃落定:開發公司需向營銷公司支付佣金284.8萬餘元及違約金40萬元,合計324.8萬餘元。

但判決生效後,開發公司未按期履行義務。3月10日,營銷公司向棗陽法院申請強制執行。

案件進入執行程序,執行法官並未急於採取查封、凍結等強制措施。“涉企案件關係企業生存發展,必須先評估執行對企業經營的影響。”執行法官第一時間啓動涉企案件經濟影響評估機制,同時分頭走訪兩家企業——一邊核實營銷公司急需資金週轉的實際困境,一邊瞭解開發公司的經營現狀。

溝通中,開發公司負責人向執行法官坦言,若賬戶被凍結,日常運營都成問題,希望法院協調申請執行人,願以開發的商品房抵償欠款。

然而,營銷公司態度堅決,表示不接受。

一邊是企業的生存壓力,一邊是勝訴方的權益訴求,案件執行一時陷入兩難。

“不能簡單‘一執了之’,也不能讓勝訴權益落空。”棗陽法院執行局召開聯席會議,明確該案需堅守“善意文明執行”理念,在維護司法權威與呵護企業發展間找到平衡點。

此後,執行法官多次組織雙方調解,既向營銷公司釋明開發公司的實際困難,建議靈活接受抵債方案以加快權益實現;又向開發公司強調生效判決的嚴肅性,督促其拿出切實可行的履行方案。

經過多輪“背靠背”溝通、“面對面”協商,6月26日,雙方終於達成和解:開發公司以兩套商品房作價104萬餘元抵償部分欠款,剩餘220.8萬餘元於15日內付清。

協議簽訂後,執行法官全程跟蹤督促,確保房屋過戶、款項支付等環節無縫銜接。7月16日,隨着最後一筆款項到賬,該案圓滿執結。(樑軍)

[編輯:張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