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餘名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參與社區治理
記者劉建林 李彥斌 通訊員賀芳芳
“穿上工會‘幫辦團’的馬甲,看到需要幫忙的事,一定要伸出援手。能幫到別人,自己心裡也特別溫暖。”近日,山西太原網約車司機王師傅發現某小區一樓道內堆積了大量樹枝雜草等易燃物,他立刻聯繫小區物業並參與將堆積物清理乾淨,及時消除隱患。
不久前,太原市晉源區晉源街道晉源社區工會組織轄區內網約車司機、外賣小哥、快遞員等新就業形態勞動者組成“幫辦團”,吸引30餘名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成爲“幫辦團”成員。“幫辦團”成立後,成員與社區空巢、獨居老人以及行動不便的居民結成對子,瞭解他們的困難和需求,有問題及時幫忙;成員將成爲居民需求的“傳聲筒”,收集大家對基層治理的意見和建議,及時傳達給社區,協助完善社區治理工作。同時,“幫辦團”成員還將成爲小區裡的 “安全員”,發現各類隱患後迅速反饋給社區或相關管理部門。
據介紹,晉源社區工會爲“幫辦團”成員發放了統一制式馬甲。馬甲上印有統一標識、解憂熱線及社區服務平臺二維碼,不僅是“幫辦團”成員身份的象徵,也能讓居民更便捷地識別和尋求幫助。同時,開展集中培訓活動,圍繞“幫辦團”成立的意義和服務宗旨,以及社區重點區域、居民分佈等基本情況和志願精神、安全知識、服務規範、溝通技巧等方面進行交流溝通,讓“幫辦團”成爲社區居民的“好助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