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位中小學老師澳洲入班交流 教育部盼轉化為課堂實踐
本次中小學教師出國培力計劃由當地教育部國際教育處媒合布里斯本州立中學、曼斯費爾中學及米爾頓小學等3所接待學校,安排駐校觀議課與協作教學。圖/教育部提供
爲推動「跨境+在地」雙軌國際教育策略,教育部國教署委託國立成功大學辦理「114年選送中小學國際教育教師出國入班培力計劃」,遴選30位中小學教師前往澳洲昆士蘭州,進行爲期14天的駐校見習與雙向教學交流,深化教師專業發展與課堂實踐轉化。
本次中小學教師出國培力計劃由當地教育部國際教育處媒合布里斯本州立中學、曼斯費爾中學及米爾頓小學等3所接待學校,安排駐校觀議課與協作教學。各校安排Teacher Buddy制度,每兩位臺灣教師配對一位當地教師進行深度交流,強化學科教學理解與多元文化對話。在活動過程中,每日皆安排教學專業發展課程,聚焦課程設計、教學策略與教育理念的交流。
國教署主任秘書張永傑表示,這趟臺澳教育交流,是攜手推動雙語與國際教育的重要里程碑。去年透過觀課與文化交流互相啓發,今年更進一步合作備課、示範教學,許多老師表示這些經驗讓他們在教學與跨文化溝通上有深刻的成長。
行程中,教師亦前往Tallebudgera戶外環境教育中心參與海洋教育課程,並於昆士蘭大學參加主題式創新教學工作坊,探索設計思考與跨域學習策略,進一步激發課程創意與國際教育新思維。
本次參與教師教師返國後將於成果分享會與全國教師社羣交流實踐成果,樟樹國際實創高中教師李蔚萱指出,此次見習讓她深刻體會澳洲如何透過問題導向與主題活動設計,引導學生主動學習與實踐公民責任。她返校後將推動跨國線上學伴計劃,臺灣學生在課堂中也能拓展跨文化視野。培英國中教師黃依婷則希望能帶領更多文化弱勢的孩子走出臺灣,實踐教育的公平與全球參與。
國教署指出,114年度成果分享會將於10月13日假國立成功大學舉行,邀請全國中小學教師共襄盛舉,見證臺灣教師如何從國際觀摩走向本土實踐,打造具臺灣特色的國際教育行動典範。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