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8日證券之星早間消息彙總:新能源行業迎來利好政策
宏觀要聞:
1.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辦公廳、中國人民銀行辦公廳印發《銀行業保險業綠色金融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其中提到,支持能源體系低碳轉型。銀行保險機構要圍繞太陽能光伏、風電、水電、抽水蓄能、特高壓、核能、儲能、智能電網、微電網等新能源產業生產、建設和運營以及更新、升級和改造,做好項目對接和信貸支持。探索完善新能源汽車全產業鏈金融服務,加大對充電基礎設施領域的金融支持。
2.據國家發改委,今年,我國將從放寬准入、融資支持等方面,加大力度推動民營企業參與國家重大項目建設。下一步,我國還將進一步加大基礎設施領域不動產投資信託基金常態化推薦發行工作力度,積極推動市場擴圍擴容。目前,發售基金總規模超1700億元,消費基礎設施、清潔能源等領域9個民間投資項目已發行上市。
3.證券時報網:美國國會新成立一個特別工作組,計劃對美聯儲的利率決策進行廣泛的重新審視,包括控制通脹是否應該優先於保障就業。工作組名爲“貨幣政策、國債市場韌性和經濟繁榮工作組”,目標是加強國會對美聯儲的監管,將於下週舉行首次聽證會。
行業新聞:
1.國家能源局研究制定了《2025年能源工作指導意見》,2025年能源工作的主要目標中提到,全國發電總裝機達到36億千瓦以上,新增新能源發電裝機規模2億千瓦以上,發電量達到10.6萬億千瓦時左右,跨省跨區輸電能力持續提升。
2.工信部公佈了2024年鋰電池、光伏兩大電子產業的運行情況,多項經濟指標均實現兩位數增長。2024年,我國鋰電池產業延續增長態勢,總產量1170吉瓦時,同比增長24%,行業總產值超過1.2萬億元。光伏多晶硅、硅片、電池、組件產量同比增長均超過10%,行業產值保持萬億規模。在出口方面,光伏電池、組件出口量分別增長超過40%和12%。
3.據中國物流與採購聯合會,2024年我國每創造100元GDP所需的物流成本,從2023年的14.4元降至14.1元,當年節約物流成本超過4000億元。從運輸結構看,公路貨運佔比有所回落,航空、水運以及多式聯運等協同運輸方式佔比有所提高。
海外要聞:
1.美東時間週四,美股三大指數集體收跌。截至當天收盤,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比前一交易日下跌193.62點,收於43239.50點,跌幅爲0.45%;標準普爾500種股票指數下跌94.49點,收於5861.57點,跌幅爲1.59%;納斯達克綜合指數下跌530.84點,收於18544.42點,跌幅爲2.78%。大型科技股普跌,英偉達跌超8%,市值跌破3萬億美元,博通跌超7%,特斯拉跌超3%,亞馬遜、谷歌、Meta跌超2%,微軟、蘋果跌超1%。熱門中概股多數下跌,納斯達克中國金龍指數收跌0.93%。金山雲跌逾13%,向上融科跌近5%,理想汽車跌超3%,阿里巴巴跌近2%。
2.亞馬遜雲計算部門AWS週四推出一款新型量子計算芯片“Ocelot”,聲稱與當前的方法相比,Ocelot可以將實現量子糾錯的成本降低高達90%。
3.據知情人士透露,資管巨頭阿波羅全球管理公司正在洽談牽頭向Meta提供350億美元融資的方案,KKR也是潛在投資方之一。據悉,融資規模將達到350億美元,用於在美國開發數據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