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000個!騰訊史上最大就業計劃背後 大廠掀起AI人才爭奪戰
《科創板日報》4月17日訊(記者 張洋洋)AI潮水涌動,互聯網大廠再度掀起AI人才爭奪戰。
今日,騰訊宣佈啓動史上最大就業計劃,三年內將新增 28000個實習崗位並加大轉化錄用,其中僅 2025年,就將迎來10000名校招實習生,有六成面向技術人才開放。
騰訊方面表示,今年開放的校招實習崗位涵蓋技術、產品、設計、市場、職能等五大類70餘種崗位,包括大模型、研發、算法、市場、策劃、運營、銷售、美術等多個崗位職能。同時,在大模型加速落地的背景下,騰訊加大了人工智能、大數據、雲計算、遊戲引擎、數字內容等技術類崗位的招聘力度,技術類崗位“擴招”力度空前,佔比超60%。
截至今年3月初,騰訊集團目前正式員工人數超55000人,其中科技類人才超過40000人,佔比高達73%,這其中,直接從事技術研發工作的員工超27000人,佔整體員工人數的近半比例。
“校招是騰訊最重要的人才來源之一。一直以來,騰訊都高度重視對於校招生的關注和投入,招聘數量在互聯網企業中處於領先。在科技創新驅動發展的時代命題下,騰訊也強化對科技人才的前瞻性儲備,與青年人才共同成長,推進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技術創新。”騰訊公司高級副總裁、首席人才官奚丹表示。
同時,騰訊推出“青雲計劃”招聘專項,將大模型作爲投入力度最大的關鍵領域,爲入選人才提供全面定製化的培養方案。青年人才將獲得專項培養、與高管對話、學術頂會資源、全球課程等機會,並深度參與騰訊多個核心業務崗位的前沿技術課題研究。
過去幾年裡,爲降本增效,降低人員規模減少人力成本是大廠的普遍策略。而隨着生成式AI的興起,這一現象開始生變。
據《科創板日報》記者獲悉,近期,字節跳動HR團隊召開了內部政策會,要求招聘“突破經驗依賴”,不止招經驗豐富的人,也要多招畢業不久的優秀的人。
按照市場上對“畢業不久”的普遍定義,就是畢業3年以內的青年人才,字節跳動計劃今年對這類人羣的招聘量擴大一倍。據悉,內部將此次項目代號定爲“節節高”,同時鼓勵員工內推工作年限在3年內的候選人。內推成功的話,會在平常的社招內推獎金基礎上,再多給2000元專項內推激勵。
內部政策強調,這次招聘導向只是爲畢業3年內的人才擴招,不是爲了淘汰掉在職資深員工,也不意味着工作超過3年的人才會在社招中被“卡年齡”,工作3年以上的社招崗位仍至少佔全年招聘計劃的70%。
此前,字節跳動也加大了校園招聘的力度。業內人士分析,此舉可能是爲了吸引更多優秀青年人才,以應對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環境。
人才解決方案提供商翰德發佈的《2025人才趨勢報告》顯示,目前國內AI人才的供需比僅爲0.5,這意味着每兩個AI崗位僅能匹配到一位合適的候選人。特別是在強化學習、大模型算法、多模態算法等方向,頂尖研究員和工程師供不應求。國內人工智能產業迅速發展的當下,如何培養、挖掘更多的AI人才正在成爲行業的整體挑戰。
今年3月,阿里巴巴旗下淘天有限公司發文,正式啓動2026屆春季實習生全球招聘活動。該次招聘開放七大職類,提供超50個不同崗位。
其中,技術類招聘佔到37個崗位,包括算法工程師-計算機視覺、算法工程師-AIGC方向、AI技術美術工程師等。運營類、產品類、設計類等職類中,也招聘AI大模型產品經理、AIGC設計師等崗位。
此前,阿里巴巴集團CEO吳泳銘曾宣佈,未來三年將投入超過3800億元用於建設雲和AI硬件基礎設施。2月27日,阿里巴巴啓動2026屆春季實習生招聘,開放的3000多個崗位中,AI相關崗位佔到了五成。
可以看到,上述人才擴招當中,大部分需求都來自AI相關技崗位,這也是當前大廠們在招聘時體現出的統一趨勢。AI正成爲拉動大廠人才需求的主要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