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00億!今年最大AI收購擺上檯面,3歲創企要搶谷歌心頭肉,OpenAI眼饞

智東西作者 陳駿達編輯 雲鵬

一家成立剛滿3年的AI創企,竟要買下谷歌的老牌業務Chrome瀏覽器?

智東西8月13日消息,據《華爾街日報》報道,AI搜索引擎與瀏覽器創企Perplexity稱,該公司已經提出以345億美元(約合人民幣2478億元)的價格,收購谷歌的Chrome瀏覽器,意在挑戰谷歌在網絡搜索領域的主導地位。

消息一出,全網譁然。作爲一家頂着“谷歌剋星”名號出道的明星AI創企,Perplexity先是入局AI搜索,然後又推出自家的AI瀏覽器,現在還要買下谷歌的一塊“心頭肉”。谷歌的最新市值達2.46萬億美元,約爲Perplexity的136倍。

這筆潛在交易金額巨大,已超過馬斯克旗下xAI以股權交換方式收購估值約320億美元的X平臺的交易,有望成爲今年AI領域規模最大的一則收購要約。

Perplexity創始人Aravind Srinivas此前曾分享過自己對AI瀏覽器的野心,他希望將AI瀏覽器打造爲下一代“認知操作系統”,全面接管用戶的上網體驗。

Chrome在全球擁有約35億用戶,佔全球瀏覽器市場的60%以上。如果這筆交易能完成,Perplexity有望獲得龐大的流量入口。

Perplexity的報價明顯高於其公司自身的估值。在上個月進行1億美元融資後,Perplexity的估值約爲180億美元。雖然對谷歌Chrome的估值區間較大,但近期市場的普遍估值爲200億美元-500億美元,甚至有分析師認爲Chrome的價值在1000億美元左右。

本次Perplexity的報價,屬於“主動競標”,也就是說谷歌暫時還沒有出售Chrome的意向,此外,OpenAI也曾在今年4月在法庭上表達了收購Chrome的想法。去年,谷歌被美國地方法官裁定非法壟斷搜索市場,如今,法官正在權衡是否迫強制谷歌出售Chrome,以此來削弱谷歌對網絡搜索的控制,該案有可能在本月宣判。

這筆收購的資金要從哪兒來?谷歌真的會同意將Chrome拱手低價出售給競爭對手嗎?這筆交易中,似乎還存在着許多未知數。

一、投資機構將全額支持收購,承諾不會對Chrome進行“隱性修改”

當地時間週二上午,谷歌的一位發言人向彭博社透露,谷歌的母公司Alphabet確實已經收到了這筆交易的報價,但拒絕對此進一步置評。

日前,搜索引擎企業DuckDuckGo在法庭作證時,對Chrome給出了500億美元的估值,並稱這一估值遠超該公司的能力範圍。Perplexity 345億美元的報價雖然相對較低,但也接近其自身估值的2倍。

外界尚不清楚Perplexity本身可以爲這筆收購提供多少資金。據科技媒體The Information統計,Perplexity已從Accel和IVP等投資者處籌集了至少10億美元,截至去年12月底,該公司的賬戶上有約8.5億美元。

Perplexity告訴多家外媒,包括大型風險投資基金在內的幾位投資者,已同意全額支持其對Chrome的收購。

▲Perplexity CEO Aravind Srinivas(圖源:lesechos)

Chrome不僅僅是一個瀏覽器,背後還有開源Chromium內核生態,已經成爲人們在PC上訪問網絡的主要方式。有許多瀏覽器使用Chromium作爲核心組件,包括Microsoft Edge、Opera、360安全瀏覽器等。

在發送給谷歌CEO Sundar Pichai的信中,Perplexity稱,作爲擬議收購的一部分,該公司將繼續維護和支持Chromium,也會繼續將谷歌作爲Chrome中的默認搜索引擎,但用戶可以更改設置。Perplexityc承諾不會對Chrome進行任何“隱形修改”,從而保證用戶的選擇權和體驗的一致性。

Perplexity選擇在谷歌搜索反壟斷案宣判前發出收購要約,也可能是在向此案的法官傳遞某種信號——如果法官決定強制谷歌出售Chrome,就會有感興趣的買家。

在上文提及的同一封信中,Perplexity稱,其收購Chrome的提議“旨在通過將Chrome置於有能力、獨立的運營商之手,以滿足符合最高公共利益的反壟斷補救措施”。

如果出價被接受並獲得交易批准,Perplexity將在未來兩年內向Chrome和Chromium投資30億美元,並“向很大一部分Chrome員工提供報價”。該公司補充說,其向谷歌的要約不包括Perplexity的任何股權——以避免潛在的反壟斷問題。

二、裁決未定、谷歌阻撓、OpenAI覬覦,Perplexity仍需闖過三道關卡

不過,Perplexity若想真正完成這筆交易,還需闖過至少三道關卡。

首先是法律關。

有分析師認爲,負責此案的法官不太可能強迫谷歌出售Chrome。在今年早些時候的庭審中,這位法官就在尋找比強制出售更爲“乾淨”、“優雅”的舉措。

這一反壟斷訴訟的最終目的是改善搜索領域的競爭,除了強制出售Chrome之外,法官還考慮限制谷歌通過付費成爲手機、PC等設備的默認瀏覽器和默認搜索引擎的能力,或是要求谷歌與競爭對手共享通過Chrome和谷歌搜索獲得的數據等。

賓夕法尼亞大學凱里法學院教授Herbert Hovenkamp向路透社分析道,負責此案的法官是一個非常正統的人,在全部上訴程序完成之前,他很可能會推遲強制出售,而上訴是一個非常漫長的過程。

這一交易還需經過反壟斷審查。Perplexity自身也處於搜索與瀏覽器賽道,這筆收購會不會形成一種新的壟斷,仍有待評估。

同時,谷歌也在積極避免Chrome的強制出售。

在庭審的證詞中,皮查伊告訴法官,強迫谷歌出售Chrome或與競爭對手共享數據,將損害谷歌的業務,阻止其投資新技術,並可能造成安全風險。

谷歌提出了一套範圍更小的措施,包括修改谷歌與蘋果、Mozilla和安卓等的獨家搜索引擎協議,從而引入更多的競爭。

法院裁決谷歌形成壟斷的根本邏輯是,一方面,供應商向谷歌提供信息,谷歌通過搜索結果和廣告爲其帶來流量,這些流量產生的數據又幫助谷歌優化服務,從而進一步吸引供應商。

另一方面,用戶在谷歌上獲得搜索結果並點擊,這些行爲數據被谷歌用來改進結果排序和廣告投放,從而吸引更多用戶使用。

▲谷歌壟斷“雙循環”示意圖(圖源:ped30)

谷歌處於兩個循環的核心位置,同時掌握供應方數據和用戶行爲數據,形成強大的網絡效應和數據壁壘,使其市場支配地位不斷強化,競爭對手難以撼動。

谷歌已經對去年判斷谷歌在搜索領域有非法壟斷地位的裁決進行上訴,這一裁決是強制剝離Chrome的基礎。即便法官最終判定谷歌需強制出售Chrome,谷歌也有很大概率會繼續上訴。

而且,Perplexity也不是唯一一家看中Chrome這一優質標的的企業,也不是這些企業中最有經濟實力的。

在Perplexity提出收購要約前,OpenAI的產品負責人Nick Turley已在谷歌的反壟斷訴訟中作爲證人出席,他當庭稱如果谷歌的Chrome瀏覽器上市銷售,OpenAI將有興趣購買它,並向用戶展示AI優先的瀏覽器到底是什麼樣子。

OpenAI的估值或已接近5000億美元,投資方包括軟銀、Thrive Capital、a16z、紅杉、富達等知名機構,若Chrome最終成爲一個可收購的標的,而OpenAI決定收購,這些投資方或許能爲其提供大量的資金支持。

結語:頭部創企爭相入局,AI搜索與瀏覽器賽道商業潛力巨大

這已經不是Perplexity首次提出此類“蛇吞象”級別的交易了。2025年初,Perplexity AI提出計劃併購TikTok,但該提案的結構是將Perplexity與TikTok美國業務合併,強化Perplexity的視頻業務能力,而非直接收購。

在本次交易中,Perplexity的真實購買意向遭到部分網友和專業人士的質疑。投資銀行貝雅公司的分析師Colin Sebastian向彭博社說道,Perplexity的報價“大大低估了該資產的價值,不應被認真對待”。

儘管這一交易的細節尚未明晰,但OpenAI、Perplexity展現出的收購意向和這些企業在該賽道的積極佈局也表明,AI搜索與瀏覽器賽道,確實蘊藏着較大的商業潛力。

來源:《華爾街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