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億元入主上緯新材,智元機器人的華爲基因“征服”科創板?
來源:環球老虎財經app
人形機器人“闖入”資本市場。智元機器人近期宣佈擬以21億元收購上緯新材約67%股份,這一消息迅速在資本市場發酵,上緯新材更是連續斬獲兩板,短短倆個交易日暴漲44%。值得注意的是,該公司創始團隊核心成員多出身於“華爲系”,其中鄧泰華的資本運作能力不容小覷,上緯新材的這輪暴漲或許離不開資本市場對“華爲嚴選”的認可。
智元機器人“拿下”上市公司控制權,這一資本運作或將重塑人形機器人產業格局。
7月8日晚間,上緯新材發佈公告稱,智元機器人相關主體將以共計約21億的價格,收購公司約67%股份。交易完成後,智元機器人CEO鄧泰華將新進成爲上緯新材實際控制人。
消息一經放出,迅速引爆資本市場,上緯新材更是連續斬獲兩個20cm漲停。同花順數據顯示,截至7月10日收盤,公司股價報收11.21元/股,總市值躍升至45億元。
事實上,在資本市場,智元機器人的“名號”並不陌生。在成立之初,智元機器人便憑藉着“華爲天才少年”彭志輝的影響力迅速走紅科技圈。而後,前華爲副總裁鄧泰華出任該公司董事長兼CEO,更是進一步加強了智元機器人“華爲系”的基因。
值得注意的是,智元機器人成立不足三年,但其估值已破百億。自其成立以來,便憑藉着“華爲嚴選”的管理層陣容以及先進的技術能力持續獲得資本追捧。投資方既包括高瓴資本、紅杉中國、經緯創投等知名投資機構,也吸引了騰訊、京東等具有深厚產業背景的戰略投資者。
從行業發展的角度來看,智元機器人此次收購上緯新材的動作,標誌着人形機器人產業與資本市場正在探索更深層次的融合。不過,其後續發展能否持續獲得市場認可,仍有待時間的檢驗。
智元機器人入主上緯新材
7月8日晚間,上緯新材發佈公告稱,上海智元恆嶽科技合夥企業(有限合夥)(以下簡稱“智元恆嶽”)、上海致遠新創科技設備合夥企業(有限合夥)(以下簡稱“致遠新創合夥”)將以協議轉讓和要約收購的方式,擬合計收購公司66.99%的股份。
具體來看,協議轉讓方面,智元恆嶽、致遠新創合夥分別與SWANCOR薩摩亞、STRATEGIC薩摩亞、金風投控及上緯投控簽署了一系列《股份轉讓協議》。
根據協議,智元恆嶽擬以協議轉讓的方式受讓上緯新材控股方SWANCOR薩摩亞持有的1.01億股公司股份,佔總股本的24.99%。
致遠新創合夥則將以協議轉讓的方式分別從SWANCOR薩摩亞、金風投控受讓240.09萬股、1776.73萬股公司股份,佔公司總股本的0.6%、4.40%。三筆協議轉讓完成後,“智元系”將持有上緯新材29.99%的股份。
此外,在本次股份轉讓的基礎上,智元恆嶽還將通過部分要約收購的方式進一步增持上緯新材的股份。根據公告,智元恆嶽擬要約收購股份數量爲1.49億股,佔總股本37%。其中,SWANCOR薩摩亞已承諾以其所持上市公司33.63%的股份就本次要約收購有效申報預受要約。
也就是說,交易完成後,智元恆嶽與致遠新創合夥合計持股比例至少爲63.62%,至多將達到66.99%。按照7.78元/股的轉讓價格和要約收購價格計算,此次交易的總價款約爲21億元。
梳理股權關係發現,此次收購實爲具身智能公司智元機器人的資本運作。企查查資料顯示,智元機器人間接持有智元恆嶽50%的股份,智元恆嶽的執行事務合夥人包括智元雲程和致遠新創,實際控制人爲鄧泰華。據悉,鄧泰華爲智元機器人的聯合創始人之一,並於今年年3月正式出任公司董事長兼CEO。
根據公告內容,本次權益變動後,上緯新材的控股股東將由SWANCOR薩摩亞變更爲智元恆嶽,鄧泰華將成爲公司實際控制人。
公開資料顯示,上緯新材專注於新材料的研發、生產與銷售,主營業務涵蓋環保高性能耐腐蝕材料、風電葉片用材料、新型複合材料以及循環經濟材料等領域。2024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4.94億元,同比增長6.73%;歸母淨利潤0.89億元,同比增加25.01%。
談及此次權益變動的目的,“智元系”表示,認同上緯新材長期價值和A股資本市場對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的服務能力,擬通過本次股份協議轉讓及部分要約收購取得並鞏固公司的控制權。
若本次交易成功落地,這將成爲具身智能企業在科創板的首單收購案例。
創始人爲“華爲嚴選”
事實上,智元機器人此次戰略佈局的背後,離不開前華爲系掌舵人鄧泰華的運作。
公開資料顯示,智元機器人成立於2023年2月,其構建了領先的機器人“本體+AI”全棧技術,具備核心零部件自研及整機集成和製造能力。
而讓這家初創企業迅速走紅科技圈的,正是其聯合創始人之一的“華爲天才少年”彭志輝。
據瞭解,“90”後彭志輝,是科技圈知名KOL,人稱“稚暉君”“野生鋼鐵俠”。其本科和碩士分別就讀於電子科技大學生命科學與技術學院和信息與通信工程學院,大學期間累計斬獲40餘項國內外科技競賽獎項,展現出極強的技術天賦。
畢業後,彭志輝先在OPPO研究院AI實驗室擔任算法工程師。2020年,他以“華爲天才少年”身份加入華爲,專注於昇騰AI芯片及算法的研究工作。2022年底,這位“天才少年”在社交媒體宣佈離開華爲創業的決定。很快,2023年2月,他與合作伙伴共同創立智元機器人,並出任首席技術官一職。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3月,智元機器人完成了一次關鍵人事調整。公司法定代表人由舒遠春變更爲鄧泰華,後者同時出任董事長兼CEO。彼時,這位華爲老將的身份一經披露,立即引發行業高度關注。
公開資料顯示,鄧泰華在華爲深耕20餘年,歷任華爲副總裁、計算產品線總裁等職。在此期間,主導了鯤鵬、昇騰AI計算生態的構建,並推動openEuler開源操作系統成爲全球最具活力的開發者社區之一。
有意思的是,鄧泰華與“稚暉君”彭志輝淵源頗深。據悉,他二人不僅均畢業於電子科技大學,還曾是華爲昇騰時期的“戰友”。彼時,彭志輝曾任昇騰全棧研發工程師,鄧泰華則負責AI計算生態構建,這種“合作”關係爲日後的合作埋下了伏筆。
據媒體披露,這對“搭檔”早在2022年底就開始籌劃創業,鄧泰華始終是公司的核心操盤手。這種“技術天才”加“商業大佬”的組合,或許正是智元機器人能夠在短時間內快速崛起的關鍵所在。
與此同時,或是在鄧泰華的積極運作下,智元機器人的投資版圖也在不斷擴展。企查查信息顯示,公司參與投資了多家機器人相關公司,包括富興電機、千覺機器人、靈猴機器人等。
頗受資本青睞的智元機器人
或許正是得益於強大的華爲“基因”,智元機器人自成立以來就備受資本青睞。
企查查信息顯示,公司創立初期便獲得高瓴創投和奇績創壇的天使輪投資,隨後更是在A輪系列融資中吸引了衆多頂級投資機構的青睞。
具體來看,智元機器人的A輪系列融資投資方包括紅杉中國、BV百度風投、鼎暉投資、經緯創投、上汽投資、比亞迪、中科創星、長飛產業基金等。這一系列重量級投資方的加持,無疑爲智元機器人提供了充足的資金支持。
進入2025年,智元機器人的融資步伐明顯加快。3月,公司完成新一輪戰略融資,由互聯網巨頭騰訊領投,吸引了包括華髮集團、龍旗科技、臥龍電氣、藍馳創投等多家產業方以及多家老股東的跟投。此輪融資過後,智元機器人的企業估值達到150億元。
而僅僅兩個月後,智元機器人再獲資本加持,京東雲計算、上海具身智能基金等參與融資,上汽投資、紅杉中國等原有股東也進行了追加投資。
在充足的資金以及技術的雙重加持下,智元機器人的技術研發和商業化進程明顯加快。
2024年12月16日,智元機器人開啓通用機器人商用量產。緊接着,2025年1月,智元機器人迎來重要里程碑,其第1000臺通用具身機器人成功量產下線。
3月10日,智元機器人發佈行業首個通用具身基座模型,即“智元啓元大模型”。據悉,這款GO-1大模型將徹底改變具身智能的發展軌跡,機器人將從依賴特定任務的工具,向着具備通用智能的自主體發展,並有望在商業服務、工業製造、家庭生活等多個場景實現規模化應用。
模型發佈次日,彭志輝攜團隊推出具身智能人形機器人“靈犀X2”。這款機器人不僅具備基礎的行走、跑步、舞蹈等功能,更突破了傳統機器人的運動極限,可以做到舉重、踩滑板車、玩平衡車等運動。
近期,智元機器人又發佈了靈犀X2-N機器人。該機器人能夠在輪式和足式兩種形態之間切換,以應對不同的場景需求。據悉,智元機器人計劃在2025年下半年開始大規模量產靈犀X2機型,並預計到2026年年底實現累計數千臺的出貨目標。
從智元機器人的一系列技術迭代可以看出,繼量產之後,該公司正朝着商業化的目標邁進。
轉自:市場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