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年以後,拆遷戶的日子不好過了,搞不好還要倒貼錢

有沒有發現?這兩年有一個很奇怪現象——

以前一提拆遷,大家就高興不已,而且參與的積極性特別高,

可是現在,不少小區的拆遷動員通知發出幾個月了,簽字同意率並不高。

比如廣州越秀區某小區的拆遷,簽字同意率才65%,離90%的紅線還差一大截!最後社區主任只能無奈地宣佈延長拆遷重建計劃。

很多居民擔心的是,“房子一旦拆完,可能還得倒貼一筆錢。”

我們實話實說,2026年開始,拆遷戶的日子恐怕真沒那麼好過了,大概率還得自己往裡搭錢!

01.政策變化:大拆大建一去不復返

衆所周知,以前只要大家一提拆遷,大家簡直就是兩眼放光,畢竟能一夜致富。

但是,從21年開始,風向就徹底變了。各地取而代之的是修繕改造,

就像南昌某個老小區,施工隊就是給樓體刷了層漆,加固了一下樓道,水管老化、牆體開裂等問題並沒有解決。

上面給的補貼基本上都花在了“面子工程”上了!

現在想拆遷,門檻也高得嚇人!

全國不少地區已經明確,啓動拆遷重建,起碼得90%以上的業主簽下同意書。

即便大家都同意拆,補償也大不如前,杭州蕭山某個老小區拆遷,補償按人頭髮房票,一家三口才給300萬額度,

以前那種拆遷“造富神話”一去不復返了,現在很多地方取而代之的是“限時闖關遊戲”,稍不注意就掉坑裡!

02.爲啥不能像10年前那樣拆遷暴富?

核心原因,現在沒啥錢了:

①財政收入下降

據銀河宏觀研報,危房改造支出規模較大時主要集中在2015-2019年棚改期間,最高合計支出536億元/每年。

錢從哪來?大頭是中央棚改專項債,另一部分由地方承擔。

這兩年,這個支出明顯大幅縮水,說白了,地方債臺高築,很多債務率都突破120%警戒線了,中央棚改專項債直接少了60%,這種情況下,怎麼可能還重來拆遷致富呢?

比如鄭州的房票政策寫得明白:逾期沒用,獎勵直接泡湯。南京浦口給的購房獎勵,還得3個月內把房票花完才行。

拆遷補償,已經從過去的真金白銀,變成了“打白條”!

②“房票使用受限”。

雖然房票可以買房,但也不是隨便用,比如紹興的吳先生拿着百萬房票,只能去指定的開發商那裡買房,還不能轉讓、抵押。

拆遷不能直接錢補,房票使用受限,很多人都不想接這個“燙手山芋”。

③“安置房不香了”。

都說安置房一樣住新房,但是現實情況並沒有想象中那麼美好,比如西安的房票購房戶,物業費收繳率只有60%,比普通業主低一大截。

鄭州的安置房雖然和商品房建在一起,但是孩子上學卻不能學區資源,安置戶子女只能“留在原片區”。

業主們都不傻,盤算下來,這拆遷,越算越不划算!

03.房票?貼錢風險大

現在,各地主流補償方式都是房票,據說已經有60個城市採取這種方式,

很多人覺得,這種方式拿新房,和過去自己買新房相差無幾,別想的太美好,這裡面的坑也不少!

比如鄭州某個街道的房票,定價是5595元/㎡,但是合作的樓盤房價直接飆到11000元,100㎡的老房子,最後可能還換不到一套60㎡的新房。

南京浦口某個房票,合作的樓盤先是將房價擡高20%,然後再給你打折,羊毛全出在羊身上!

關鍵房子到手了,裝修還是個頭疼事!

房票買房不享受契稅優惠,裝修還得自掏腰包。比如杭州的某個老房業主,房票買房後,契稅承擔8萬,裝修還得自掏腰包20幾萬。

鄭州某些地方更離譜,房票沒花到90%,8%的獎勵直接扣掉,算下來倒貼16萬!

更氣人的是房票餘額兌付,昆明某個拆遷,房票使用期內,得把房票額度花掉90%才能兌現餘額。

如果使用房票後餘額不達90%,雖然可以兌現,但要扣除已享受的額外貨幣獎勵。

另外,房票自出具之日起6個月後未使用,兌現也要扣除相應的獎勵部分。

還有的區域明確,拆遷戶得把房票花掉90%才能兌現金。

這種情況下,有的地區甚至出現了折價30萬拋售房票的情況。

這哪是拆遷,簡直是“拆錢”!

04.怎麼辦?

其實,房票也有門道,只要抓緊三個月內選房,就能享受10%的獎勵政策。

但是選房優先選擇現房或者準現房,這樣可以避免買到爛尾。

另外,籤合同之前,一定要查查樓盤在不在“房票超市”名單裡,別被銷售忽悠了,最後發現不在房票超市,權益就保障不了了。

再不然,如果沒有合適的房源,又擔心房票兌現問題,可以嘗試將房票拆分開轉讓,雖然少賺點,但起碼不會砸手裡。

總之,2026年的拆遷政策可能會更嚴——屆時,搞不好補貼可能越砍越少,房票有效期縮短,餘額兌付通道甚至可能關閉。

說白了,房價下行,很多地方又不好賣地,地方財收銳減,補貼可能就補不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