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關村論壇年會|專訪香港特別行政區第七屆立法會議員邱達根:爲硬科技企業在香港上市開闢綠色通道

北京商報訊(記者 劉四紅)繼2024年9月"京港研發加速中心"成立後,3月28日,在2025中關村論壇年會"京港科技創新論壇"上,京港再度攜手簽署"京港框架合作協議"。

"早些年,香港政府的工作重心多放在金融服務業上,對科技領域的投入和引導相對不足。許多科創發展成果,得益於院校科研人員憑藉有限資源的積極推動。自2021年起,香港全力推動科創中心建設,政府、業界和行業各方協同合作,從多維度制定科創中心建設所需的政策,補齊短板。" 會上,香港特別行政區第七屆立法會議員、香港資訊科技聯會會長邱達根解讀了香港的最新的科創政策和國際合作優勢,並表示香港將發揮好"超級聯繫人"的作用,深化京港科創合作。

具體體現在哪些層面?邱達根在接受北京商報記者專訪時介紹,在科研合作、科技企業募資等方面,北京擁有豐富人才資源和衆多高校,北京與香港兩地在科研課題方面具備共同研究的基礎,且過去幾年已打破科研資金跨境流動的門檻,爲合作提供了便利。

而香港在吸引國際科技人才方面有一定優勢,推動香港與北京在科技領軍人物層面的交流合作,是促進科研發展的重要方向。

值得一提的是資金合作助力企業發展層面。邱達根介紹,香港作爲國際金融中心,爲內地企業提供了一個重要的融資平臺。香港資本市場將爲硬科技企業在香港上市開闢綠色通道,後續香港聯交所也將出臺相關指引,簡化上市流程,助力科技企業募資。

"多年來,北京有許多企業,尤其是中關村的衆多科技企業選擇在香港上市。今年,香港財政司推出了‘科創專線’,旨在爲科技公司,特別是硬科技公司在香港上市開闢綠色通道。" 邱達根透露,香港聯交所也將推出相關指引,使這些企業能夠更便捷地在香港上市募資。這一舉措對於北京的科技企業來說,將是一個重要的發展機遇,也有助於它們獲得更多資金支持,推動下一輪的發展,同時也進一步加強了京港兩地在科研和產業領域的合作互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