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亞洲生技大會論壇開幕 創新到投資 亞洲生技無限可能
2025亞洲生技大會論壇開幕。(亞洲生技大會提供/洪凱音臺北傳真)
2025 BIO Asia-Taiwan亞洲生技大會(BIO Asia-Taiwan 2025)論壇活動於臺北南港展覽一、二館盛大展開,今年大會論壇爲期3日,包含創新科技、投資高峰、區域合作三大論壇,由亞洲生技大會主席李鍾熙、臺灣生物產業發展協會理事長劉理成、BIO生技創新組織國家安全與國際事務副總裁Kelly Seagraves於23日舉辦論壇開幕,爲活動揭開序幕。
今年的開場論壇,邀請到聯合國大使暨影響力投資家、2024年BIO Asia Award得主原丈人(George Hara),以及國際生技協會聯盟(ICBA)主席Claire Skentelbery、安進(Amgen)資深副總裁暨日本及亞太區My Linh Kha親臨現場演講;此外,唐獎得主暨GLP-1發現者Jens Juul Holst也,說明GLP-1如何爲糖尿病治療帶來革命性突破,揭開醫療健康的新篇章。
李鍾熙開場致詞表示,今年全球面臨最大的挑戰,莫過於諸多的不確定性,包含了全球貿易、地緣政治、關稅政策、生產供應鏈重組等,今年大會主題定爲「掌握亞洲生技新契機」,除聚焦亞洲全球生技領域的影響力,也期許參加者都能在快速變動的局勢下,將挑戰化作新的契機。
李鍾熙說明,今年大會舉辦三大平行論壇,分別爲創新、投資、區域合作論壇。特別是區域合作論壇,今年有美國、加拿大、澳洲、比利時、日本、印度等國參與、舉辦各國的專場論壇;此外,今年的亞洲生技大展(BIO Asia-Taiwan Exhibition),將展出超過2200個攤位,邀請所有與會人士共襄盛舉。
劉理成表示,臺灣在國際上以資訊科技(IT)和產業的靈敏性著稱,如今晶片產業鏈也成爲臺灣生技產業發展的助力;於此同時,臺灣的檢驗診斷、醫療器材、療法與疫苗正掀起浪潮,可靠的委託開發製造服務(CDMO),也成爲全球生技製造戰略合作的一環。
原丈人也在開幕首場論壇中,以「透過建構科技產業,打造受良好教育且健康的中產社會」爲題,分享生技產業如何驅動經濟成長並創造社會價值;原丈人指出,全球面臨最嚴峻的問題之一,就是貧富差距的擴大,這與資本主義的誤用密切相關。對此,他提倡「公益資本主義」,強調企業成功並非僅來自股東,而是來自員工、在地社會、顧客、長期股東,甚至地球資源的共同貢獻。
原丈人強調三大關鍵,第一,企業應將利潤公平合理分配給所有貢獻者;第二,投資應鼓勵長期研發,反對短線操作;第三,成功後不該趨向保守,應持續投入創新並挑戰新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