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會:人形機器人成焦點,AI產業化加速引爆A股

7月28日,A股人工智能板塊再度迎來拉昇,包括奧瑞德(600666.SH)、舒華體育(605299.SH)、中國電影(600977.SH)、鑫磊股份(301317.SZ)、南方路機(603280.SH)、山河智能(002097.SZ)、遊族網絡(002174.SZ)、立鼎光電(605118.SH)在內的成分股實現漲停。

消息面上,7月26日至28日,以“智能時代 同球共濟”爲主題的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會在上海舉行,800多家企業攜3000多項展品亮相,包括60餘款智能機器人和100餘款全球首發新品,標誌着人工智能技術已從實驗室階段邁向產業化階段。

人形機器人爲競技熱點

今年的世界人工智能大會是在上海連續舉辦的第八屆,展覽展示面積首次突破7萬平方米。有來自30餘個國家和地區的1200餘位嘉賓深度參與,其中包括12位圖靈獎、諾貝爾獎等頂獎得主,80餘位中外院士和多個國際頂尖實驗室代表等。

據介紹,今年展會現場的變化就是幾乎隨處可見具身智能。去年展會現場只有18家機器人企業參展,今年則有超80傢俱身智能相關企業參展,甚至還專門開闢了一個展示區域。

其中,上海電氣在大會首日發佈了一款以“工業基因·場景定製”爲開發理念的人形機器人,身高167釐米、體重50千克、全身擁有38個自由度,能夠在多種工業環境中靈活行動並自主識別、定位和搬運不同規格的箱體,大幅提升倉儲作業效率。

擎朗智能的雙足人形具身服務機器人XMAN-F1不僅能流暢地完成爆米花製作,還會根據顧客需求調製各類飲料,提供“是否加冰”等多種選擇,展現出“未來服務”的可能性。

此外,還有今年4月在全球首個人形機器人半程馬拉松中奪冠的“天工Ultra”,在網上熱傳的具備情感模式,會擼狗、會“賣萌”的智元機器人靈犀X2,以及智元的機器人“天團”,包括遠征A2、精靈G1等最新產品。

工業和信息化部科技司副司長杜廣達在大會期間表示,近年來中國人形機器人產品不斷取得創新突破,“站得住、走得穩、跑得快”,從舞臺“動起來”向工廠“用起來”,即將從實驗室邁入規模化量產和商業化應用的井噴期。

多層面展示AI成果

除了人形機器人之外,多家科技企業集中展示了AI技術的產業化創新成果。例如,華爲首次線下展出了人工智能計算系統“昇騰384超節點”。

此外,在智能硬件領域,中興通訊將首發情感陪伴AI萌寵“麻薯”,消費級AR眼鏡廠商XREAL、Halliday、Rokid、李未可將集體秀出亮點產品,聯想、科大訊飛、六聯智能等將展出AIPC、教育終端的產品應用。

在具身智能領域,除了特斯拉將帶來Tesla Bot,宇樹科技等企業的機器人展示,大會還在戶外舉辦飛碟eVTOL起降、無人機消防與監測等飛行展演;L4級無人出租與無人巴士構成無人接駁體系,提供可實時體驗的智慧交通,向外界展示人工智能產品的新體驗。

在大模型領域,隨着國產底層推理模型的技術突破,直接推動了垂類模型落地和應用層面的全面爆發。上海階躍星辰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在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會上發佈了新一代基礎大模型Step 3,並將於7月31日開源。目前,階躍星辰專注於基礎大模型的研發,已構建起“1+N”的Step系列大模型矩陣,本次大會上還升級了多模態模型。

在模型應用層面,西門子、施耐德等工業巨頭展示了新品;谷歌、阿里巴巴、騰訊、面壁智能、MiniMax等呈現諸多垂直領域的創新應用。

把握短期催化與長期價值機會

大會期間,國家領導出席開幕式並致辭,疊加《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內容標識辦法》等監管政策的出臺,釋放出“發展與安全並重”的明確信號。

上海市政府提出的“三個倍增”目標(創新企業、產業規模、人才數量)以及一季度規上AI產業規模同比增長 29%、利潤增長65%的亮眼數據,進一步強化了市場對AI產業的信心。政策利好預期推動資金短期流入算力、大模型、智能終端等核心領域。

在政策與大會熱度的催化下,昇騰產業鏈,如神州數碼、拓維信息;光模塊,如中際旭創、新易盛等有望在短期內受益。具身智能的商業化落地可帶動機器人產業鏈,如傳感器、伺服電機的熱度。

中長期來看,技術壁壘高、場景落地豐富的企業或將更受關注。例如,與東盟、金磚國家有技術合作的企業,如華爲、浪潮信息,以及海外市場拓展能力較強的AI硬件廠商;AI在工業、教育、醫療等場景的深度落地,如寶信軟件“鋼鐵大模型”、華東師範大學教育大模型,

工商銀行“AI +金融”服務方案、聯影醫療A 輔助診斷系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