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一季度經濟復甦勢頭強勁 二季度宏觀政策持續發力
2025年一季度,中國經濟延續了去年四季度的復甦勢頭,多項經濟指標超出市場預期,展現出向新向好的開局態勢。根據國家統計局發佈的數據,今年1月至2月,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5.9%,較上年全年加快0.1個百分點;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到83731億元,同比增長4.0%,增速較上年全年加快0.5個百分點;全國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同比增長4.1%,較上年全年加快0.9個百分點。這些數據表明,工業生產快速擴張,消費需求逐步回暖,投資動能持續增強,爲全年經濟增長目標的實現奠定了堅實基礎。
一季度經濟復甦特徵顯著
從工業生產來看,裝備製造業和高技術製造業成爲拉動增長的主要動力。新能源汽車、3D打印設備、工業機器人等產品產量實現兩位數增長,反映出新質生產力的快速發展。消費領域,在以舊換新政策的支持下,家電、通訊器材、傢俱等升級類商品銷售表現亮眼,增速均在10%以上,顯示出促消費政策的顯著成效。投資方面,製造業與高技術投資保持高增態勢,基建託底作用延續,房地產邊際改善,但房企信心仍需進一步提振。
多位首席經濟學家對一季度經濟表現持樂觀態度。中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明明預計,一季度GDP增速將在5%左右,延續去年四季度的復甦勢頭。湖南財信金融控股集團首席經濟學家伍超明認爲,在“兩新”“兩重”等政策效應持續顯現、新質生產力發展取得新進展的背景下,一季度GDP增長有望達到5.3%左右。粵開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羅志恆則預計,一季度GDP同比增速或達5.5%,爲實現全年5%左右的增速目標奠定良好基礎。
二季度宏觀政策展望
隨着二季度的到來,宏觀政策將繼續發力,以鞏固經濟復甦成果並應對潛在的不確定性。財政部數據顯示,今年前兩個月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支出同比增長3.4%,顯示出財政支出靠前發力的特徵。民生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溫彬指出,財政支出結構優化,民生領域相關支出增速明顯加快,這有助於提升居民消費能力和意願。
在財政政策方面,明明建議,二季度應加快地方政府新增專項債券發行,優先支持基建、民生和新興產業項目,同時向消費補貼、設備更新、保障性住房等民生領域傾斜。貨幣政策方面,他提出適時降准以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適時降息以進一步降低企業融資成本,並加大對綠色經濟、科技創新和小微企業的定向信貸支持,促進新質生產力發展。
伍超明強調,宏觀政策需要“力度和進度”雙輪驅動,落實“更加積極有爲”的要求,踐行“能早則早、寧早勿晚”的原則,爲下半年經濟平穩運行作好政策鋪墊。廣開首席產業研究院首席經濟學家連平認爲,隨着更加積極有爲的宏觀政策逐步推進落地,新質生產力將不斷髮展,內需有望繼續保持良好恢復勢頭。
消費與投資的雙輪驅動
消費和投資作爲拉動經濟增長的“雙輪”,在二季度將繼續發揮重要作用。溫彬分析稱,“大力提振消費、提高投資效益,全方位擴大國內需求”是2025年政府工作十大任務之首。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提振消費專項行動方案》圍繞“以增收減負提升消費能力,以高質量供給創造有效需求,以優化消費環境增強消費意願”進行部署,隨着政策發力顯效,年內消費增長動能有望逐步改善。
在投資領域,連平預計,3月份通常是信貸投放、企業發債的重要月份,國債、地方政府專項債券以及企業債券將加快發行速度,企業融資及運行環境將得到改善。伍超明建議,進一步擴大以舊換新商品範圍,釋放消費潛能,同時推動減稅降費、房地產支持政策持續發力,以釋放更多消費需求。
政策儲備與應對不確定性
面對複雜嚴峻的外部環境,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要細化措施加快落實,與各種不確定因素搶時間,緊抓快乾、靠前發力。同時密切跟蹤形勢變化,做好政策儲備,確保需要時能夠及時推出、儘快見效”。溫彬表示,各項政策將會加速落地,以儘可能對衝外部不利影響,確保經濟持續復甦。
總體來看,2025年一季度中國經濟延續復甦勢頭,二季度宏觀政策將繼續發力,以鞏固經濟復甦成果並應對潛在的不確定性。通過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的協同配合,消費與投資的雙輪驅動,中國經濟有望在複雜多變的國際環境中保持穩定增長,爲實現全年經濟增長目標奠定堅實基礎。
本文源自:金融界
作者:觀察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