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上半年企業籌資額 五年同期低點
金管會昨(29)日公佈2025年上半年企業國內外募資件數206件、籌資額3,870.4億元,件數與籌資額同寫近五年同期新低,證期局副局長高晶萍分析三原因,一、今年上半年美國對等關稅衝擊,二、臺幣匯率波動,這兩項因素都讓企業陷入觀望,三、企業帳上營運資金充足,降低籌資急迫性。
高晶萍坦言,關稅會影響企業佈局,加上匯率變動大,若辦現增可能會讓股本膨脹,稀釋每股盈餘,企業會綜合判斷籌資成本、獲利性、股東股權影響。
也因籌資工具多元,企業考慮籌資成本、工具,並非募資情況轉差,公司發展變差,也有一部分原因是企業近年營收、獲利刷高,企業帳上營運資金充足,降低對外籌資的急迫性。
據金管會統計,今年上半年公發公司國內外公私募206件,年減17%,籌資總額3,870.4億元,年減35.8%,同步下探2021年來的近五年同期新低。
再進一步觀察籌資後的資金用途,則以還債佔四成爲大宗,擴廠則佔24%是近五年同期第三高,前次高點是2022年的28%。
高晶萍解釋,2024年籌資後拿來還債佔28%較低,是因去年金融業爲改善適足率大舉發債、充實營運資金,使2024年充實營運資金攀升到47%,稀釋掉還債比例。2025年和2023年還債佔比都約四至五成。
擴廠佔比部分,則是看企業是否有需求,一般公司資金來源多元,也許公司有擴廠需求但資金來源可能是跟銀行聯貸並非從籌資而來,過往都約在兩成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