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的致股東信 巴菲特分享四個智慧箴言

巴菲特(右)去年和See's Candies總裁暨執行長 Pat Egan在波克夏公司(Berkshire Hathaway)交談。美聯社

公開上市公司經常每年會發出股東信,但最有看頭的股東信,莫過於「股神」巴菲特一年一度對波克夏公司(Berkshire Hathaway)所發的股東信,因爲不僅可以從中找到經濟和財務策略的線索,也常常分享到基本的經營──甚至人生智慧。

巴菲特週六發佈的股東信中,他寫道:「除了必要的數據外,我們認爲有責任向各位提出更多的看法,說明各位所擁有的以及我們思考的更多補充說明。」

1. 不斷儲蓄,錢滾錢

巴菲特認爲,長期以來儲蓄和再投資文化,是美國資本主義成功的一大關鍵。

自美國建國以來,「我們需要許多美國人不斷地儲蓄,然後需要這些存戶或其他美國人明智運用這些可以取得的資本。」他寫道:「如果美國將生產所得都消耗掉,國家就會陷入空轉。」

同樣地,波克夏股東透過將股息再投資,「參與了美國的奇蹟」。

爲了確保公民保持儲蓄並促進國家繁榮,巴菲特向主管機關建議:「永遠不要忘記,我們需要你們維持穩定的貨幣,而這個結果需要你們的智慧和警覺。」

2. 錯誤無可避免,要及時坦承面對

巴菲特表示,這些年來他犯過許多錯誤。

有些錯誤來自他誤判波克夏公司所收購企業的「未來經濟狀況」;有些則因爲用人不當,可能是錯估他們的能力或對組織的忠誠度。

巴菲特寫道,從2019年至2023年間,他在年度股東信中使用「錯誤」或「失誤」這些用字達16次。

他的重點是,經營的過程中出錯是常態,但「最大的罪過是延遲修正錯誤」。

3. 認識「單一成功決策」的力量

巴菲特認爲,坦承錯誤之餘,就會認識大贏的力量。

「我們的經驗是,單單一個成功決策,久而久之會帶來驚人的差異。」

他舉出波克夏歷來幾個關鍵時刻,譬如策略性收購GEICO、將前麥肯錫顧問詹恩(Ajit Jain)納入管理團隊,以及找到多年好友和生意夥伴孟格(Charlie Munger)。

他寫道:「錯誤會被淡忘;成功永綻光芒。」

4. 從不看學歷來決定人選

在選擇執行長時,巴菲特有一個原則:「我從不看人從哪所學校畢業。從來不會!」

巴菲特以彼特.李格爾(Pete Liegl)爲例,這位Forest River露營車製造公司創辦人和經理人。波克夏2005年收購這家公司,巴菲特表示,後來19年李格爾的表現遠遠超越了同業。

「當然,有些優秀的管理者確實畢業於名校,但也有很多人,像彼特這樣,反而因爲就讀於較不知名的學校、甚至未完成學業而受益。」

李格爾畢業於西密西根大學(Western Michigan University),他去年11月已過世。

巴菲特寫道:「看看我的朋友蓋茲,他認爲投身於一個即將改變世界的蓬勃產業,遠比留在學校拿到一張可以掛在牆上的文憑來得更重要。」

「我留意到,經營才幹大體是與生俱來的,天賦遠遠超過後天培養的影響。」他說,「彼特.李格爾就是一位天生的經營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