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春季提升教學質量的易操作可複製的9個舉措

全文長 5100 字,閱讀大約需要 7分鐘

舉措1:早讀要高效

操作要點:初高中建議每天再設大早讀前面加上一個10至15分鐘小早讀,小早讀爲政史地生等記憶時間。早讀目標要上板,具體,具體、可測、分層;對早上背誦內容要有方法指導;讓學生用適合自己背誦方式記憶,可大聲讀、可小聲讀、可默讀,可站、可座、可走動讀;可分段背,可整篇背;早讀背誦建議先把昨天內容背誦一遍再背今天內容;要有背默本背誦、背默雙過關,要設早讀周、月過關考覈表;對背的快優等生要求啓動拓展拔高背誦計劃;把班級學困生集中在教室後面,建議設領讀員,幫助他們先會讀再回到座位上背誦。

舉措2:試卷講評要精準

操作要點:不是試卷上所有題都要講;也不是試卷上所有錯題都要講,要分爲自我訂證問別人訂證、教師講解訂證三類;還不是教師講解題按照試卷順去講,可以知識點分類、錯因分類、思維類型不同去組塊講解;不是′所有錯題都要抄到錯本上,毎次只選5到10分或1至2道題去重點六步糾錯,學困生、中等生、優等生所選題是不一樣的;建議學生圍繞考試成績變化、影響成績關鍵因子、今後怎麼做(採取措施)寫考後分析;建議教師講題時不準動筆用心聽,聽完後不看黑板去訂證;所講錯題要有同類變式鞏固,訂證作業本要收回批改,對訂證錯的要求二次糾錯。

舉措3:常規練習變刻意練習

操作要點:不是平均用力,是針對錯誤的練習,會的不再練習,每次只練不會的;對練習完成要有獎懲;所練內容要分步訓練;要求學生要專注;要及時反饋正誤。間隔練習比集中練習效果要好;穿插練習比同步練習效果要好;變式練習比單一練習效果要好,有點挑戰性練習比普通練習效果要好。

舉措4:作業要效能

學困生與優等生做作業時長要一樣長,只不過練習難度不同。做作業提質增效四步驟:先複習再做作業;不翻書筆記裸做作業;限時做作業;不仔細檢查不上交作業。初、高中生提高寫作業效率的16條適用策略:

1、開始寫作業時要佈置學習環境,根據學習的內容去選擇採用鬧環境還是靜環境。

2、提前處理完作業以外的事情,排除學習以外的其他誘惑。比如吃好東西,放好水杯,清理好桌面,準備好相應的學習用具,上好衛生間,進入自己的“學習環境場”,寫作業中途儘量不被其他誘惑和雜事打斷。

3、根據學習的任務時長和排序制訂當天的寫作業計劃,並標註好每門學科的計劃時長和最終耗時,以便更好地管理寫作業的時間。

4、在計劃作業時間時,建議以30~45分鐘爲一個週期,兩個週期之間可以休息5~10分鐘。寫作業和寫卷子不建議採用25分鐘的番茄鍾,因爲25分鐘對於很多同學來說時間太短,還沒進入學習的心流狀態或剛剛進入心流狀態就被打斷了。

5、重視學習情緒。可以在開始寫作業之前聽歌或者做點自己喜歡的事情調節情緒,讓自己保持輕鬆愉快的心情,這將提高你面對難題的抗挫折能力和學習效率。

6、時間觀念和自控能力較爲薄弱的同學可以用倒計時器來管理自己完成每個任務的時間。不建議使用手機倒計時,因爲手機誘惑太多。

7、學會交叉用腦。作業安排上可以使用學科交叉、難易交叉、環境交叉的方式,調用不同區域的大腦,讓它們分階段工作和休息。在一個學習環境中累了可以適當換一個環境,坐累了站一會兒,讓自己不容易疲倦。

8、增加輸出型作業比例以提高學習效果。多做一些輸出型的作業,少做一些輸入型或高度重複的作業。例如:背誦抄寫就是輸入型的作業:做習題、寫文章、做總結就是輸出型的作業。

9、作業要排序,要篩選,要訂正。主動地篩選作業內容、安排作業時間、覆盤作業效果才能用最短的時間獲得最好的學習效果。時間和精力有限別陷入已經掌握的知識點的“溫柔鄉”。走出學習的舒適區,當然也不要爲了挑戰難題進入恐慌區,難易搭配,在學習區內不斷精進。

10、標註作業重點、難點。訂正完作業之後,仍然不會做的題目需要去請教老師和同學,一定要保證在三天內把這個題目問清楚,並能夠重新做對。如果三天內不解決,你欠的“債”會越來越多,複習階段會非常痛苦。

11、草稿紙要清晰整潔,養成良好的寫作業習慣。這樣日後在考場上不僅能提高做題效率,還不容易因爲粗心馬虎而失分,同時也有利於做錯題之後,對知識點進行復盤。

12、休息時間不要玩手機、看劇,否則一旦開始就停不下來了。可以活動雙手,尤其是你的左手,以便放鬆大腦,讓你更清醒。

13、補充水分。研究表明,簡單的喝水動作能夠幫助你主動走神,從而在喝水之後更能集中注意力。此外保持身體的含水量,能使大腦運轉速度更快,學習效率更高。但是注意不要“貪杯”,以免頻繁去衛生間,降低學習效率。

14、善用提神小工具。利用書桌邊的筆記本、風油精、枕頭等小工具。風油精和枕頭能讓你在疲倦的時候變得更清醒。

15、儘量去感受寫作業過程中的成就感。一是遇到難題不放棄,解決之後的成就感:二是完成作業之後的成就感。在學習過程中引導自已產生正向的情緒體驗。

16、你要意識到自己在學新的東西,在變得越來越博學,在不斷靠近自己的夢想,在成就自己的人生。你要感受到自己處在越來越好、越來越優秀的過程中,將這種感受融入每一天的學習過程中。

舉措5:錯題本要增效

1、分類剪貼建錯題本;

2、找出錯因並找到解決方法,同類題鞏固;

3、錯解題反思一一給自己錯誤做點評。原來錯在哪了:忘了什麼、混淆了什麼、忽略了什麼,還是記錯了什麼等。這個錯誤給你的核心提示是什麼(比如要注意審題、關注某個特定知識點等)。其他聯想(比如同類型題的答題策略、這個知識點的前後延伸等);

4、反覆看多次消化。同時錯題本要動態更新,熟悉的不會再犯的要剔除。錯題較多的模塊可專項訓練。

舉措6:課堂筆記要提質

做課堂筆記要做到“快、精、特”。“快”,就是寫字快比寫字好更重要,只要自己看得懂就行;精,就是用最少的字來記要點;“特”,就是筆記要有自己的風格,不能只抄板書或者PPT(從抄筆記到做筆記)。原則:邊聽邊記;記不能影響聽;爲了不影響聽,以聽爲主、以記爲輔,課堂上學生即的是粗略筆記,即書上有的不記,聽懂不記,較長句子有關鍵詞符號記憶,教師講的重點要記筆記;學生說的重點也要記筆記;自己認爲重要的不懂得也要記筆記;課堂上記粗略筆記,課後再轉化爲詳細筆記。筆記重點記九大內容:

1、記框架提綱。注意記錄老師在講課時板書在黑板上的重點難點、框架脈絡,圈點符號等,便於課後回顧複習,整體把握知識結構。絕對不能全部抄寫老師板書,耗時費力,低效勤奮學習。

2、老師強調的重點。

3、課本上沒有而老師特別補充的內容。

4、當時聽課的靈感,感悟深的要點,提示性的符號!

5、結合老師講課的內容自己需要加強的部分。

6、記疑難問題——老師講課時,難免有聽不懂的地方,可能是一個知識點,也可能是解題過程的某一步,把不懂的問題及時記下來,便於課後請教同學或老師,徹底把問題弄懂弄通。

7、記規律方法——老師在課堂上講到的解題方法和分析思路應該及時記下來,便於課後加以消化。不懂的地方,先獨立分析,如果是自己理解錯誤,發現錯誤並及時改正,印象會更加深刻;如果是老師講課疏忽造成的,記下來便於課後及時與老師商討。

8、記錯誤反思——學習中不可避免地會犯錯誤,記下自己所犯的錯誤,並記下錯誤的原因,是基礎知識沒掌握牢還是粗心大意錯的,並用紅筆醒目地加以標註,以警示自己。同時標註正確的思路及方法,在反思中不斷提高。

9、記歸納總結——講完一節課,老師會把本課的主要內容、重難點及各部分之間的聯繫作一個小結,注意記住老師的課後總結,這對於濃縮一堂課的內容,找出重點及各部分之間的聯繫,掌握基本概念、公式、定理,融會貫通課堂內容都很有作用。

舉措7:整理筆記要優化

很多筆記是上課時聽講記的,由於時間緊,難免會有雜亂無章之感,所以要學會科學整理筆記的方法。

(1)記。“趁熱打鐵”,課後即抓時間,對照書本、筆記,及時回億有關的信息。實在記憶不起來,可以借同學的筆記參看。這是整理筆記的重要前提,爲筆記提供“可整性”。

(2)補。課堂上所做的筆記,因爲是要跟着老師講課的速度進行,一般的講課速度要較記錄速度快,於是筆記就會出現缺漏、跳躍、省略、簡潔甚至符號代文字等情況。在記憶的基礎上,及時做修補,使筆記有“完整性”。

(3)改。仔細審閱筆記,對錯字、錯句及其他不夠確切的地方進行修改。其中,特別要注意與解答課後練習,與學習目的有關的內容的修改,使筆記有“準確性”。

(4)編。用統一的序號,對筆記內容進行提綱式的、邏輯性的排列.註明號碼,梳理好整理筆記的先後順序,使筆記有“條理性”。

(5)分。以文字(最好用紅筆)或符號、代號等劃分筆記內容的類別。例如,哪些是字詞類,哪些是作家與作品類,哪些課文是分析類,哪些是問題質疑、探討類,哪些是課後練習題解答,等等。爲分類摘抄做好準備,使筆記有“系統性”。

(6)舍。省略無關緊要的筆記內容,使筆記有簡明性。

舉措8:學科預習要因人、學科而已

1、要明白什麼學科(章節)、什麼類型學生、什麼樣課堂需要預習?並不是所有學科、章節都要預習,對數學、物理等需要深度理解的要加強預習,對難度較小章節就不需要預習。並不是所有學生都要預習,對基礎知識紮實學科,對即時反應能力強的學生就沒有必要預習。若教師釆用的是自主、討論、點拔的學習模式,鬚鬚先認真預習,並且對基礎題還要訓練,否則討論時就跟不上。若教師講課風格屬講課速度極快,常有邏輯跳躍,題型難度遞進極快,課堂容量大,留給學生自行領悟、體會時間少,這樣學科須預習。

2、預習不能過長、預習不能過度。預習在複習、做完作業後進行,原則上單科預習時長在10到15方鍾。預習過度。學習內容不多也不難,因過度預習學習內容一覽無遺,進而使課堂成爲再次嚼饃的過程,假合作、無效展示的虛假學習充盈。學生熟悉預習程序方法,嘗試三本合一新探索。

3、學科預習需四個步驟:快速閱讀課本,尋找和標記重點概念、公式和原理,嘗試理解重點概念、公式和原理,記錄自己的疑問,尤其是後二步非常關鍵。若數學物理在預習新知時發現相關舊章節知識尚有漏洞,就需要進行復習和補漏。學科預習目標定位:促進舊知內化、與新知混個臉熟;發現最難知識點。通用預習六字訣:查(工具)、畫(重點)、寫(感想)、記內容、做練習題、思問題。建議課前預習、課中筆記、課後整理三本合一。一個學校做法值得學習:“筆記本”不是課堂記錄本,它應該有三欄:“預習記錄”、“聽課點滴”、“學後梳理”,預習記錄是摘錄要點和自己所思所想的,聽課點滴是彌補預習不足和記錄問題解決思路的,學後梳理是對比前兩者並完成知識梳理的(注意補充、矯正和分析異同、對錯原因的),這樣的筆記本把預習、聽課、歸結反思連爲一體,對學生思維發展有極大的推動作用,而且爲學生自我反饋和朋輩交互反饋搭建起了平臺。

總之,科學的預習需注意以下幾個方面:預習時間不宜過長,根據所學內容難易程度,10~15分鐘即可。預習之前先快速複習,儘量消除遺留的知識盲點、疑難問題。因爲知識點是環環相扣的,只有把前面學過的知識夯實,才能爲新的學習打好基礎。快速閱讀課本,尋找和標註重點概念、公式和原理,並嘗試理解它們。儘量思考它們的含義,理解它們之間的內在邏輯。預習時無須理解所有知識點。預習時弄懂每一個知識點非但不現實,還可能因爲自學不力而感到挫敗。預習時標註自學能懂或存在疑惑的地方。比如用藍色筆在能基本弄明白的知識點旁畫一個勾或做一些簡單批註,提醒自己上課時只要跟着教師的講解再順一遍就好;用紅色筆標註存在疑惑或者完全不懂的知識點,提醒自己上課時要重點聽這一部分。也可以寫一個預習提問表,列出不理解的概念、公式和原理等知識點,以及其他相關問題,一是提醒自己上課重點聽,二是在下課後對照預習提問表覈查問題是否都已解決。

舉措9:複習管理講方法

有效複習的核心是做到五個字:想、查、看、寫、說。

(1)想:即回想,回憶,是閉着眼睛想,在大腦中放電影。午休或晚就寢前冥想。

學生課後最需要做的就是回想。此過程非常重要,幾乎所有清華生、北大生、高考狀元都是這樣做的。學生應在每天晚上臨睡前安排一定時間回想。

(2)查:回想是查漏補缺的最好方法。

回想時,有些會非常清楚地想出來,有些則模糊,甚至一點也想不起來。能想起來的,說明你已經很好地複習了一遍。通過這樣間隔性的2-3遍,幾乎能夠做到不忘。而模糊和完全想不起來的就是漏缺部分,需要從頭再學。

(3)看:即看課本,看聽課筆記

既要有面,更要有點。這個點,既包括課程內容上的重點,也包括回憶的時候沒有想起來、較模糊的“漏缺”點。

(4)寫:隨時記下重難點、漏缺點。

一定要在筆記中把它詳細整理,並做上記號,以便總複習的時候,注意複習這部分內容。―建立二次複習本。

(5)說:就是複述

如:每天都複述一下自己學過的知識,每週末複述一下自己一週內學過的知識。聽明白不是真的明白,說明白纔是真的明白。

堅持2~3個月就會記憶力好,概括能力、領悟能力提高,表達能力增強,寫作能力突飛猛進。

校長派投稿郵箱:xzpxzzk@163.com

來源丨變壓器王紅順

編輯丨智庫君

版權說明丨校長派尊重原創,版權爲原作者所有,若侵權,我們會及時聲明或刪除。

我們在一起,可以成爲改變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