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博鰲亞洲論壇|周小川:養老金改革是系統性工程,並非簡單“資金填補”
北京商報訊(記者 嶽品瑜 董晗萱)3月25日至3月28日,博鰲亞洲論壇2025年年會在海南博鰲舉行。
在3月25日舉行的"人口老齡化與養老金改革"分論壇中,博鰲亞洲論壇副理事長周小川表示,養老金改革的根本動因在於制度可持續性面臨嚴峻挑戰。當前部分省份已出現養老金入不敷出的問題,總量資金失衡導致積累資金逐漸耗盡。國際經驗表明,養老金制度初始設計的預見性至關重要,但中國從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型的特殊背景,使得社保體系"一步到位優化"難度極大。全球多數國家同樣面臨養老金危機,改革壓力具有普遍性。
養老金改革受許多外圍因素影響,其一是企業負擔。周小川指出,2019年企業養老金繳納比例從20%降至16%,既是國內經濟下行壓力下的應對之舉,也受到國際競爭環境的影響。美國特朗普政府推行減稅政策後,中國通過降低增值稅和企業養老金費率以增強企業競爭力。
老齡化加劇背景下,個人養老規劃的不確定性進一步凸顯。周小川提到,現有養老金替代率(約40%—50%)難以滿足退休生活需求,若想達到國際平均70%的水平,需依靠"第三支柱"補充。應增強第三支柱的靈活性和投資回報預期,幫助個人建立長期養老規劃信心。"現在這一代年輕人需要對未來養老做出預期和計劃,這也是未來養老金改革的一個重要的因素。"
此外,中央與地方財政關係是養老金改革的另一關鍵變量。周小川指出,當前省級統籌導致地區間養老金水平差異顯著,部分人口流出省份收支失衡嚴重。儘管全國統籌政策通過"抽肥補瘦"調劑資金,但地方財政博弈加劇了執行難度。這不僅衝擊財政紀律,還與地方債務、房地產下行等問題交織,威脅經濟整體穩定。
"人口老齡化和養老金改革是一個很大很複雜的涉及方方面面的系統工程,不是單純缺點錢找幾個地方增加點資金填上就行了,而是跟整個經濟社會的發展穩定都關係重大。"周小川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