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萬支繡球背後的盒馬生意經
作者 | 劉寶丹
編輯 | 黃昱
鮮花銷售即將迎來旺季,新零售平臺盒馬打算繼續深耕繡球這一爆款。
7月2日,盒馬首個繡球盒馬村正式掛牌,落戶在雲南省玉溪市江川縣安化鄉光山村,這裡已經培育出多款新品種繡球。據盒馬內部人士透露,這些新品預計本月中旬在全國盒馬門店上市。
盒馬村指的是根據訂單爲盒馬種植農產品的村莊,光山村成爲首個繡球盒馬村,凸顯了盒馬對供應鏈源頭的掌控意圖,意在夯實其在鮮花賽道的競爭優勢。
作爲阿里新零售品牌,盒馬在2024年4月至2025年3月財年首次實現全年經調整EBITA轉正,同期,其整體GMV超過750億元。盒馬的商業模式由此走向正循環,阿里的新零售試驗得到了驗證。
接下來,盒馬繼續戰略性聚焦優選業態,鮮花是盒馬必須抓住的商機。上述人士表示,雖然鮮花的成交規模不及基本生活品類,但它代表了未來的消費趨勢。
近年來,鮮花市場持續快速增長。中國花卉協會數據顯示,目前中國花卉從業人員超500萬人,現有種苗花卉企業近22萬家,年產值5200多億元。
受悅己型消費影響、即時零售的驅動,2024年,中國花卉零售市場總規模向2200億元邁進,其中線上消費總額約1200億元。盒馬內部人士表示,目前,全國線下花店總數達42萬家,進入穩定增長期,市場潛力巨大。
繡球無疑是盒馬的重要抓手。2021年,盒馬成立“盒馬花園”項目,要將其打造成新零售鮮花連鎖品牌,彼時,盒馬首次引進鮮切繡球,直接把售價打到了9.9元/支,將繡球打造成了爆款單品。
此後,繡球生意越來越大。盒馬數據顯示,自2021年繡球被引進,已經連續四年成爲盒馬復購率最高的花卉,一個夏天就能賣出超過200萬支。據上述人士透露,隨着不斷新增的門店,繡球銷售數量還在逐年增長。“和2021年相比,國內繡球種植面積提升了30%以上。”
不過,七鮮、小象超市等平臺都在搶佔鮮花市場,盒馬的競爭壓力越來越大,這也倒逼公司持續進行產品與模式創新。
近兩年,盒馬陸續打造了桃花、芍藥、繡球、鬱金香,佛手柑,觀賞南瓜等時令感強的鮮花產品,從讓消費者“買花跟買菜一樣”,到如今“買花不重樣 季季有爆款”。
盒馬花園負責人履言表示,盒馬在選擇合作基地時,最看重基地的研發能力和種源能力,要求合作伙伴必須懂創新。“到現在已經有了9個創新系列,都是迭代過、經過市場驗證的。”
目前,繡球盒馬村已經進入盛花期。今年,太陽神殿、荷蘭花邊、天空藍、大海藍等多款新品種繡球將在盒馬上架。據履言介紹,今年的繡球花徑更大、造型更獨特,比如,超大“大海藍”直徑可達35cm。
一系列繡球新品上新背後,盒馬積累了較強的供應鏈能力,並將這種能力轉化爲定價能力。
2019年以前,昆明斗南花卉市場的繡球平均批發價高達每支10-20元。因爲成本高昂,多用於婚禮花牆、手捧花等。2021年,盒馬與雲南優質繡球基地定向種植,顯著降低了市場價格。
履言表示,繡球跟其他鮮花一樣,價格隨時令、市場波動很大。目前盒馬與優質基地進行深度、穩定合作,相當於把整個繡球市場的價格穩住了。
“繡球第一年上市價格就打到九塊九,成了我們的鮮花爆品,這幾年,我們眼看着這個小衆花卉賣成了大衆最喜愛的花卉之一。”履言如是表示。
當200萬支繡球以穩定的平價走進千家萬戶時,盒馬不僅證明了源頭定製與供應鏈整合重塑鮮花產業的潛力,更是爲自己找到了一片新的藍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