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分鐘讀財經》臺企頭痛!半年報赫見「一種臺幣、三種價格」落差驚人

新臺幣匯價波動。(陳俊吉攝)

小編今天(28)日精選5件不可不知的國內外財經大事。國內上市櫃企業與金控,將分別在8月中與8月底公佈半年報。因中央銀行在6月底下重手「打貶」新臺幣兌美元匯率,今年恐現上市櫃公司財報「一種臺幣、三種價格」,且落差最大超過8角的特殊現象。

【1】半年報來臨 匯率評價鬧分歧

今年半年報,匯率評價可能出現三種價格,臺銀上午10時即期匯價、下午3時半即期匯價以及下午4時收盤價。一樣是兌美元匯率,民營金控與公股金控半年報將出現逾8角的落差,金融主管說,「平常很少有人會注意到,財報上會有這樣表達不一致的問題」,公股壽險與公股金控在匯價上明顯「吃虧」。匯銀主管說,假設兩家金融機構帳上有100億美元的部位,新臺幣匯率分別用29.1元與29.9元評價,會出現新臺幣80億元的差異。

【2】匯銀點3關鍵 新臺幣H2持穩

川普對等關稅8月1日大限逼近,近期隨美元美元轉強,主要亞幣結束前一波強力升值,短線普遍回貶,新臺幣匯率跟着走跌,市場升值預期已逐步趨緩,近期周線拉出連三黑,止升回穩相當有感,匯銀主管歸納三因素,包括央行強力穩匯、美元超跌、對等關稅反應淡化,預期下半年即使升值,也將是緩升格局。

【3】美債危機? 外銀:技術性風險

美債危機引發市場關注,儘管外銀指出美國債務違約屬技術性風險,但未來資金是否能迴流美債,仍將取決於全球經濟數據表現、政策應對力度以及避險情緒的綜合影響。

【4】外資強力認養 17檔扮領頭羊

臺股在外資強力回補下氣勢如虹,截至25日止外資已連九日買超,7月累計買超金額達2,163.16億元,創下史上第三大單月外資買超紀錄,僅次於2023年11月與今年5月。隨着美中關稅談判將進入最後關鍵期,法人預期若稅率釋出正面訊號,外資買盤將有機會推升臺股再戰高點,帶動聯發科(2454)、臺達電(2308)、光聖(6442)、國巨(2327)等17檔認養股持續走強。

【5】日股狂飆 法人示警升息成隱憂

在政治不確定性解除、美日貿易協議達成與日本央行政策路徑明朗等三大利多帶動下,日本股市出現強勢反彈。日經225指數連二日大漲,站穩4萬點大關並續向上波高點叩關,一片榮景。不過,法人分析指出,日本市場後市穩定仍待觀察,升息預期升溫與債市波動成爲潛在變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