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分鐘讀財經》臺幣破3字頭 有機會見33元?匯銀曝還有1大魔王 出口商剉

新臺幣再貶破30元,出口商壓力暫緩。(示意圖/達志影像/shutterstock)

小編今天(13)日精選5件國內外重要財經大事。新臺幣12日貶破30元大關,寫下近三個月新低,許多出口廠商急切詢問銀行,匯率近期趨貶,是否代表下半年匯市能夠就此風平浪靜,不再重演5月初的暴力升值戲碼?匯銀主管的迴應,恐令業者感到失望。

【1】臺幣回貶,匯銀潑冷水 出口商可以放心了嗎?

目前利率期貨市場預期,美國聯準會9月降息機率超過八成五,若美國公佈的最新通膨下滑速度超乎預期,投資人將大舉押注聯準會9月將降息1碼,致美元疲弱,新臺幣等主要亞幣將隨之升值。

匯銀人士透露,新臺幣匯率就算不再升回28字頭,年初32、33元價位恐怕也「回不去了」。

【2】臺積電拍板 Q2配現金股利5元

晶圓代工龍頭臺積電12日召開董事會,決議配發2025年第二季每股現金股利5元,12月11日除息、明年1月8日發放,全年股利上看20元以上。會中並覈准資本預算206.57億美元(約新臺幣6,198億元),並以不超過100億美元額度增資子公司TSMC Global,降低外匯避險成本。

【3】關稅未明 7月車輛貨物稅腰斬

美國對等關稅衝擊車市的影響浮現。財政部12日發佈稅收統計,7月車輛貨物稅實徵淨額年減39億元、45.6%,創近兩年半最大減幅,除去年基期偏高外,財政部直言,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對等關稅的不確定性,同時反映在新車掛牌數減少。

【4】美7月通膨溫和 9月降息機率升

美國7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月增率略降至0.2%、年增率持平於2.7%,顯示通膨壓力溫和。但核心通膨月增率升至0.3%,創今年1月以來最高,年增率3.1%高於預期,分析師警告須留意關稅進一步推升商品成本的風險。

【5】輝達晶片賣中國 川普再鬆口

繼媒體報導輝達、超微同意向美國政府上繳15%中國晶片營收,作爲出口條件之後,美國總統川普又鬆口表示可能允許輝達對中國出口降規版的新一代Blackwell晶片,遭議員痛批川普爲錢出賣國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