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惡夢重演?李在明:南韓不能全依美方要求投資3,500億美元
南韓總統李在明表示,如果未設任何保障措施,全然按美方條件投資美國3,500億美元,南韓經濟可能陷入堪比1997年金融風暴的危機。路透
南韓總統李在明接受路透專訪表示,如果未設任何保障措施就接受美國在貿易談判中的要求,南韓經濟可能陷入堪比1997年金融風暴的危機。
根據兩國在7月達成的口頭協議,美國將降低對南韓商品加徵的關稅,以換取南韓提供3,500億美元投資等措施。李在明指出,因執行方式存在分歧,雙方尚未簽署正式協議。
李在明透過翻譯表示:「如果沒有貨幣互換協議,又按美方要求動用3,500億美元,全部以現金投資美國,南韓將面臨如同1997年金融危機般的局面。」
他上週五在辦公室接受專訪,也談及美國大規模移民突襲行動拘留數百名南韓人,以及首爾與北韓、中國大陸和俄羅斯的關係。
李在明本週一起赴紐約出席聯合國大會,將成爲首位主持安理會會議的南韓總統,但南韓與軍事盟友及重要經濟夥伴美國的貿易和防務談判,爲此行蒙上陰影。
讚揚川普對現代汽車工廠突襲行動的處理
自由派的李在明於6月補選中上臺,在此,他的前任、保守派前總統尹錫悅因爲短暫實施戒嚴遭罷黜下臺併入獄。李在明致力穩定國家與經濟,計劃藉訪美向世界宣告「民主的南韓回來了」。
他8月與川普舉行首次峰會時,雖未發表聯合聲明,但聲稱兩人建立堅實私誼。
然而,本月川普政府卻對喬治亞州現代汽車電池廠突擊檢查,逮捕300多名涉嫌違反移民法的南韓員工,震動南韓。
李在明稱南韓民衆對工人遭「嚴苛」對待感到憤怒,川普政府公開被捕人士銬上鎖鏈的畫面。他警告,此舉可能嚇阻企業赴美投資。
但他同時強調,此事不會動搖雙邊同盟關係,更讚揚川普願意讓這些工人留下,並判斷突襲事件非川普親自指示,而是執法過度所致。
李在明說:「美方已就此事件道歉,雙方正研議合理解決方案。」他的辦公室表示,李在明紐約行沒有計劃會晤川普,貿易談判也不在議程中。
貿易談判癥結:投資執行與貨幣互換
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強調,南韓應仿效日本與美國達成的協議,要求首爾接受協議條款或承擔關稅。
被問及是否會退出談判時,李在明迴應:「相信血盟之間能保持最低限度的理性。」
南韓已提議,與美國建立外匯互換機制以緩解投資對韓元市場的衝擊。但李在明未說明美國接受的可能性,或此舉是否足以推進協議。
李在明指出,南韓與日本不同。日本擁有超過南韓兩倍的4,100億美元外匯存底,且日圓是國際流通貨幣,也已與美國建立貨幣互換機制。
他說,首爾與華府已書面約定,任何投資項目須具商業可行性,但細節磋商仍舉步維艱。
李在明表示:「達成保障商業合理性的具體協議是核心任務,同時也是最大障礙。」他補充說,工作層級會談中的提案缺乏商業可行性的保證,因此難以彌合分歧。
川普稱將「親自挑選」並控管投資項目,也就是說,華府擁有資金投放決定權。
但李在明的政策顧問金容範7月曾表示,南韓已添加安全機制,以便降低融資風險,包括支持具商業可行性項目,而非無條件金援。
李在明還說,首爾對增加分擔自身防務並無異議,但華府堅持將安全與貿易談判脫鉤。當被問及談判是否可能延至明年時,他回答:「我們應該儘快結束這種不穩定局面。」
與北韓、中國大陸、俄羅斯的緊張關係
李在明試圖緩和與擁核的北韓之間的緊張關係。不過,平壤拒絕南韓的示好。李在明對近期重啓南北韓對話並不樂觀。在與川普會晤時,李在明曾敦促川普於下月出席南韓主辦的亞太峰會期間,與金正恩再次會談。
他透露他的政府並沒有華府與平壤談判的詳細訊息:「我們判斷他們並未展開具體對話。」
對於北韓與俄羅斯軍事合作,李在明與前任尹錫悅的觀點一致,認爲這對南韓安全構成重大威脅,但強調不能簡單迴應這個問題,需透過對話協調解決。
本月在北京,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舉行大型閱兵與峰會時,北韓領導人金正恩與俄羅斯總統普丁並肩亮相。
李在明指出,當前社會主義陣營與資本主義民主陣營的對立加劇,而南韓的地緣位置恐使其有可能處於衝突的最前線。
他說,南韓、日本與美國日益加強合作,而中國、俄羅斯與北韓的關係也日趨緊密,這正形成一種軍事對抗升高的循環。
他說,「這對南韓而言極爲危險,我們必須找到出口,避免軍事緊張持續升級。我們必須找到和平共存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