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韓3500億美元對美投資談判進最終階段 執行方式仍待協調
▲南韓產業通商資源部長金正官出訪華府,會晤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圖/VCG)
記者羅翊宬/編譯
針對總額達3500億美元的對美投資方案談判,南韓已與美國川普政府進入最後階段。南韓產業通商部長金正官、總統辦公室政策室長金容範、產業通商部通商交涉本部長呂翰九16日赴美,與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進行超過兩小時的會談。雙方對投資額執行方式、是否簽署共同協議仍存分歧,預計將於月底APEC峰會前持續協商。
根據《韓聯社》,金正官、金容範與呂翰九於當地時間16日下午抵達華府美國商務部,與盧特尼克及其幕僚進行長達2小時50分鐘的集中協商。南韓代表團曾於月初在紐約會晤盧特尼克,但因對投資方案細節存在分歧,雙方談判一度陷入膠着。此次會面旨在針對投資金額配置、執行時程及項目優先順序等核心議題尋求共識。
會後,金容範對媒體表示,「2小時內已充分討論」,但在被問及是否已有具體進展時,卻不願意透露細節。據悉,17日是否續行會談仍未確定,而雙方可能在APEC峰會開幕前的10余天內展開密集協商,力求形成可提交首腦會談的共識。
除了商務部會談外,韓方代表團亦在抵美首日拜訪白宮艾森豪行政大樓,與美國行政管理預算局局長沃特(Russell Vought)進行約50分鐘會談,討論美韓造船合作計劃「MASGA」(讓美國造船業再次偉大)。金正官指出,雙方主要討論如何落實具體項目,並未涉及中國針對韓華Ocean美國子公司施加制裁的議題。
由於南韓在全球造船業具競爭力,而美國造船業相對衰退,雙方透過合作專案,意圖提升美國造船能力,同時作爲兩國貿易談判的談判籌碼之一。金容範指出,此行亦是瞭解美方對此專案的看法與合作意義,並非直接進行貿易協商。
與此同時,南韓副總理兼企劃財政部長具潤哲亦於15日抵美,與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會晤。據悉,會談重點之一是南韓是否需以現金形式優先支付3500億美元投資,以及南韓外匯儲備不足可能對此帶來的影響。具潤哲提出,若將投資供應期間延長至10年,可避免南韓短期內出現美元不足問題,並減少對外匯市場的衝擊。
具潤哲對媒體表示,美方官員理解南韓無法一次性先行支付全額投資,但能否說服美國總統川普接受延長支付方案仍存在不確定性。南韓高層官員此次集體赴美,顯示韓方希望透過高層介入加速談判進程,以期在APEC峰會及後續首腦會談前,形成可落實的投資方案及合作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