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羅漢山築堤蓄水遭批浪費公帑 水利局迴應了

高市議會31日舉行「農林部門業務報告質詢」,高市議員朱信強提到,六龜18羅漢山花565萬元築堤蓄水,感覺有點浪費公帑,對此,高市府水利局迴應,先前歷經百年大旱,因而投入500多萬元規畫築堤補水計劃,確保地下能續存足夠水源。(摘自高市議會YOUTUBE頻道/洪浩軒高雄傳真)

高市議會31日舉行「農林部門業務報告質詢」,高市議員朱信強提到,六龜18羅漢山花565萬元築堤蓄水,感覺有點浪費公帑,不如改在高美大橋下游較妥,另位議員林富寶則認爲,在18羅漢山周圍築堤不如再下挖2米,加寬加深讓水量存夠。對此,高市府水利局迴應,先前歷經百年大旱,因而投入500多萬元規畫築堤補水計劃,確保地下能續存足夠水源。

「花500多萬元在18羅漢山築堤蓄水確實是浪費公帑!」朱信強指出,18羅漢山下面是巖盤,築堤蓄水的湖光山色還不錯,但若每次築堤到潰堤僅約4到5個月,就要花費565萬元經費用於蓄水,感覺太過浪費,建議蓄水主軸可改在高美大橋下游,除了可以蓄水,還可以保護橋墩。

林富寶同樣關切相關議題,他認爲,要在18羅漢山周圍築堤,不如在該處下挖2米,加寬、加深讓蓄水量更充足,而且不用花錢築堤。另外,因爲六龜築堤蓄水後,突然多了個觀光景點,地方則建議旗山溪也可比照辦理,不要只侷限在荖濃溪。

對此,水利局長蔡長展表示,以前高市府較少運用地下水庫,但歷經2021、2023年2次百年大旱,當時地下水位下降非常多,所以高市府與中央達成要實施補水計劃的共識,纔會利用築堤方式造水域,讓水快速滲透下去,築堤蓄水不只看地上,也會監控地下水位。

蔡長展進一步說明,補水計劃去年沒執行,是因爲地下水位生成達成目標,若遇到地下水位太低,一旦大旱要抽地下水時就會較困難,所以要投入500多萬元爲大旱作準備,今年也有編列,但要觀察地下水位變化纔會評估是否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