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5億買德國超市!京東擬收購德國Ceconomy籌劃海外佈局?

大灣區經濟網品牌觀察7月26日訊(編輯 餘海霞)當地時間7月24日,德國消費電子零售商Ceconomy公告確認,正與京東集團深入洽談潛在收購事宜。京東考慮以每股4.60歐元現金髮出公開收購要約,對Ceconomy估值約22億歐元(約合人民幣185億元)。公司強調,雙方尚未簽署具有法律約束力協議,交易能否達成存在不確定性。

作爲歐洲消費電子零售巨頭,Ceconomy2017年從麥德龍集團分拆獨立,運營MediaMarkt和Saturn兩大品牌,在歐洲12國擁有870多家門店。儘管2025年一季度銷售額下降1.6%至52億歐元,調整後息稅前利潤僅1000萬歐元,但其在線銷售額逆勢增長7.4%達13億歐元,佔總銷售25%,數字化轉型成效顯著。股權結構顯示,Kellerhals家族作爲創始人後代持股約30%,Haniel家族及多家基金會亦持有相當比例,股權分散或爲談判增加變數。

此次收購是京東深化歐洲佈局的關鍵舉措。劉強東6月公開表示,國際業務是京東未來重點,“歐洲基礎設施年底建成,明年開始營業”。自2022年在荷蘭推出獨立零售品牌ochama以來,京東已覆蓋24國,創新“超級倉店”模式並提供“一小時達”配送服務。值得注意的是,京東2023年曾要約收購Ceconomy未果,2024年洽購英國Currys亦未成功,此次再度出手彰顯戰略延續性。

業內分析,若交易達成將創下中國電商出海歐洲紀錄。京東可藉助Ceconomy線下網絡實現“線上線下”協同,完善本地供應鏈體系。上海證券報指出,京東全球供應鏈優勢與Ceconomy門店資源結合,有望重塑歐洲消費電子市場格局,爲中國企業“供應鏈+本地化”出海提供範本。

不過,交易仍面臨多重挑戰:Ceconomy複雜股權結構需獲得多數股東支持;歐洲零售市場競爭激烈,整合870家門店需克服文化差異;京東近期擬40億港元收購香港佳寶超市,多線擴張需平衡資金與管理壓力。市場密切關注京東能否突破過往收購瓶頸,爲中國電商國際化開闢新路徑。

京東此次收購嘗試,是中國企業深耕海外市場的又一探索。無論結果如何,均凸顯中國電商巨頭通過“基建先行+併購加速”構建全球競爭力的戰略邏輯,爲行業提供寶貴經驗參考。

大灣區經濟網綜合自網絡公開信息

本文首發於大灣區經濟網品牌觀察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