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家銀行停辦自然人憑證開立數存戶 9月底16家全面復辦
先前喧騰一時的爲了阻詐而使17家銀行暫停受理自然人憑證開立數位帳戶風波可望落幕。金管會今日宣佈盤點結果,至9月底止已有16家銀行恢復受理,最後一家預計在10月恢復;銀行局副局長王允中指出,至少半數以上,即9家以上銀行採取他行存款帳戶驗證的方式。
王允中表示,銀行復辦的作法,目前主要搭配驗證其他銀行的存款帳戶強化身份驗證,或視訊,或電信驗證的方式來進行。先前停辦受理自然人憑證的17銀行,合計臺銀、土銀、合庫、一銀、華銀、彰銀、北富銀、高雄銀、兆豐、臺企銀、京城、華泰、陽信、聯邦、玉山、臺新等16家銀行已恢復辦理,元大銀行則會在十月底恢復辦理。
金管會6月18日已召銀行公會和國銀開會研商,已要求銀行依照風險基礎強化措施之後,可以恢復開辦,同時更在6月25日已發函給停辦的銀行,明確指示銀行根據會議決議,儘快完成系統及作業的調整,而且要在三個月之內完成,銀行局亦在9月中旬起全面驗收各銀行恢復辦理的情況。
而在6月18日由銀行局召開的這場會議中,即邀集銀行業者、電信業者,和數發部、警政署開會,由於視訊補強的技術難度太高,因此當時會中就決定採取另外可再採取兩大措施,一是由電信業者提供門號驗證,另一種方式則是透過他行帳戶的該申請人的包括門號等個資來驗證,所以總共有3種措施可由國銀選擇來恢復辦理自然人憑證的數位帳戶申請。
據瞭解,爲此,財金公司和臺網公司將各自搭建平臺,倘若是透過他行帳戶資料來覈驗自然人憑證持有者的身份,就由財金公司作爲提供資料的平臺,而倘若是向電信業者索取該申辦人的門號來覈驗身份,則可透過臺網公司建立的平臺來執行。
17家銀行停辦自然人憑證開立數存戶,9月底16家全面復辦。圖/本報資料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