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萬股民淚奔!聞泰科技,壯士斷腕
聞泰科技再次展示了其壯士斷腕的決心。
2024年12月30日,聞泰科技(600745.SH)一口氣賣掉了9家公司,將產品集成業務(即ODM業務)打包賣給了立訊有限。
大家知道這意味着什麼?
意味着營收規模將縮水至少一半,意味着總資產規模將縮水近四成,意味着昔日全球最大的智能手機ODM製造商,將一去不復返。
當然,既然決定甩賣,那麼甩賣自然會進行到底。
1月20日,聞泰科技發佈公告,擬以現金交易的方式向立訊精密及立訊通訊,轉讓公司下屬的昆明聞訊、黃石聞泰、昆明聞泰、深圳聞泰、香港聞泰(含印尼聞泰)100%股權,以及下屬公司無錫聞泰、無錫聞訊、印度聞泰的業務資產包。
公司在公告中提到,如果將前12個月內上市公司其他資產出售情況計算在內,那麼聞泰科技營業收入縮水將超過7成。
這麼說吧,兩次交易疊加在一起,聞泰科技幾乎剝離了全部ODM業務。不得不說,這屬於是孤注一擲奮力一搏了。
不過,資本市場似乎並不買賬。
上一次公司出售資產的時候,聞泰科技連續三天大跌,單日跌幅分別爲4.2%、9.96%和5.4%;在那之後,儘管受大盤迴暖影響,股價有所反彈,但漲幅並不算大;3月21日,也就是這次出售資產公告後,聞泰科技高開低走,走勢依舊非常低迷。
那麼問題來了,爲什麼資本市場不買賬呢?
原因不難理解,所謂“壯士斷腕”,既然都“斷腕”了,那肯定是重傷,而且稍不留神就可能失血過度。
儘管說,剝離ODM業務後,聞泰科技的財務負擔將大大減輕,提升公司整體的盈利能力,但是,也意味着公司資產、營收規模大幅下滑,公司整體估值大幅縮水。
更主要的是,公司還要繼續消化ODM業務帶來的負面影響。
1月17日,聞泰科技披露業績預告,預計淨虧損上限爲40億元,錄得自上市以來首次虧損。
儘管說,導致虧損的主要原因是各種計提,但是,截至2024年3季度末,公司賬面存貨和應收賬款分別高達110.18億元和95.27億元,且同比均爲正。也就是說,儘管公司進行了大筆計提,但遠沒有達到出清狀態。
截至目前,公司賬面總現金大概是73.5億元,但是,僅短期借款這一項就高達92.86億元,公司理論上存在償債危機。
重點還是半導體業務。根據公司的說法,接下來將集中資源聚焦半導體業務,但是,半導體業務並沒有想象中樂觀。
2023年,聞泰科技半導體業務營收152.26億元,同比下滑4.85%;淨利潤24.26億元,同比下滑35.29%。2024年上半年,營業收入70.4億元,同比再降7.9%,淨利潤10.8億元,同比下降22.4%。
好在的是,2024年Q1至Q3,無論是營業收入還是淨利潤,均環比正增長,暫時扭轉了下滑的預期。
不過,整體形勢依舊嚴峻。
拿商譽來說,截至2024年3季度末,聞泰科技商譽仍高達216.96億元。在剝離ODM資產後,公司總資產大概只剩下400億元多一點,也就是說,商譽佔總資產的比重接近50%。
就這意味着,一旦半導體業績不及預期或者下滑,聞泰科技商譽將遭受鉅額風險。
另外,半導體業務超一半的收入來自境外,這樣一來的話,押注半導體業務也存在地緣風險。
當然了,往好的方面看,聞泰科的半導體來源於汽車領域的佔比超過了60%,考慮到新能源車、人工智能市場方興未艾,且是公司收入的主要方向,成長性也是值得期待的。
對聞泰科技來說,剝離虧損的ODM業務,押注盈利的半導體業務,屬於是迫不得已的選擇,但也是唯一正確的選擇。不管怎麼說,聞泰科技終於輕裝上陣。
只是,在資本市場看來,這一斷臂求生行爲,還需要時間檢驗。
就是不知道,聞泰科技的16萬股東,在股價已經跌去了80%的背景下,還能不能繼續等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