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億研發投入,雲服務賺了80%的錢,爲啥金蝶還在虧?

根據金蝶國際(股票代碼:268.HK)最新發布的2024年年報,公司在雲服務轉型戰略下收入結構持續優化,但財務數據暴露出盈利能力不足、流動性壓力及投資業務風險等核心問題,凸顯其轉型期的深層挑戰。

收入增長與虧損困境並存

年報顯示,2024年金蝶實現營業收入62.56億元(人民幣,下同),同比增長10.15%,其中雲服務收入佔比達81.6%,同比提升3.4個百分點。然而,公司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淨虧損爲1.42億元,儘管較2023年的2.10億元收窄32.31%,但已連續第五年錄得虧損。這表明在雲服務快速擴張的同時,成本投入與收入轉化未能形成有效平衡。

雲服務造血能力待驗證

分業務來看,定位大型企業市場的金蝶雲·蒼穹與星瀚收入13.04億元,同比增長32.9%,合同簽約金額21億元,同比增長 51.9%。中型企業產品星空收入21.53億元,同比增長10.3%;小微產品星辰收入增速71.8%,但淨利率均未披露。高研發投入成爲拖累利潤的主因:2024年研發費用15.14億元,佔總收入24.23%,其中資本化金額4.84億元,資本化率31.9%。若完全費用化,實際虧損或將進一步擴大。

流動性壓力隱現

資產負債表顯示,截至2024年末,公司流動資產56.32億元,流動負債54.80億元,流動比率1.03,逼近安全閾值。現金及等價物15.30億元,較2023年的29.64億元大幅減少48.38%。雲服務合同負債34.62億元(同比增長20.8%)雖預示未來收入潛力,但若客戶續費率下滑(蒼穹/星空/星辰續費率分別爲108%、95%、93%),可能引發收入確認延遲風險。

國際化與AI投入的雙刃劍

公司在年報中強調加速全球化佈局,設立東南亞及中東運營中心,並推出多語言產品包。但新興市場拓展需長期培育,短期或將推高銷售費用(2024年銷售費用25.03億元,佔比40%)。AI領域雖發佈蒼穹AI平臺及星瀚20個行業應用,但技術迭代的高投入與商業化週期的不確定性,可能進一步擠壓利潤空間。

結語金蝶的雲轉型戰略已進入攻堅期,收入結構的優化與虧損收窄顯示階段性成果,但核心盈利模式尚未跑通。如何在持續投入研發、拓展市場的同時改善現金流,並通過精細化運營提升雲業務毛利率,將是其突破轉型陣痛的關鍵。我們將持續關注未來2-3年雲服務板塊能否實現盈虧平衡。

本文源自:金融界

作者:小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