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00億元!第三家銀行定增款到賬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葉麥穗 廣州報道第三家到賬! 6月17日晚間,郵儲銀行發佈《向特定對象發行A股股票發行情況報告書》,披露其定向增發A股股票已完成繳款驗資,定向增發的股票發行工作圓滿完成。該行本次定向增發共發行約209.34億股,最終發行價格爲6.21元/股,募集資金規模爲1300億元,預計將提升公司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1.5個百分點。
郵儲銀行定增到賬
此次發行由財政部、中國移動集團、中國船舶集團以現金方式認購。其中,財政部認購金額爲1175.8億元、中國移動集團認購金額爲78.54億元、中國船舶集團認購金額爲45.66億元。
記者瞭解到,本次發行完成後,財政部持有郵儲銀行189.34億股,持股比例超過15%,首次成爲郵儲銀行股東,位列其第三大股東;中國移動集團持股比例由原來的6.83%降至6.7%;中國船舶集團持股比例爲0.61%,位列第八大股東。第一大股東中國郵政集團有限公司持股比例由62.78%降至51.84%。
截至2024年末,郵儲銀行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爲9.56%,高於監管要求。郵儲銀行表示:“本次發行募集資金將全部用於補充核心一級資本,進一步築牢資本根基,全面提升郵儲銀行各級資本充足水平。”
郵儲銀行同時表示,本次發行是郵儲銀行改革發展的又一里程碑,有助於郵儲銀行提升穩健經營的能力,更好發揮服務實體經濟主力軍和維護金融穩定壓艙石的作用,爲推動宏觀經濟持續回升向好、提振市場信心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撐。
除了郵儲銀行之外,6月13日,交通銀行發佈《向特定對象發行A股股票發行情況報告書》,披露其定向增發A股股票已完成繳款驗資,定向增發的股票發行工作圓滿完成。該行本次定向增發共發行約141億股A股股票,發行價格爲8.51元/股,募集資金1200億元,預計可提升交行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約1.25個百分點。
其中,財政部認購金額約1124.2億元,包括中國菸草、雙維投資在內的“菸草系”合計認購75.8億元。
發行完成後,財政部持有交行A股及H股共309.43億股,持股比例超過35%,繼續位列第一大股東;“菸草系”持股比例由3%升至3.53%。
交通銀行表示,本次發行將有效增強交行的資本實力,有利於交行提升穩健經營能力和風險抵禦能力,更好發揮服務實體經濟主力軍和維護金融穩定壓艙石的作用。
同日,中國銀行表示已經向特定對象發行約278.25億股A股股份,募集資金規模1650億元,目前已完成繳款驗資。此次發行由財政部以現金方式全額認購,在扣除相關發行費用後全部用於增加中國銀行核心一級資本,以支持該行未來業務發展。
本次發行後,中行控股股東仍爲匯金公司,後者合計持有該行近60%股權;財政部直接持有中行約8.64%股權。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提出,擬發行特別國債5000億元,支持國有大型商業銀行補充資本。隨後3月30日,中國銀行、建設銀行、交通銀行、郵儲銀行集體發佈向特定對象發行A股股票預案的公告。財政部將以現金方式認購中國銀行、建設銀行全部新發行股份,幷包攬交通銀行、郵儲銀行超過九成的新發行股份,合計出資規模達5000億元。
目前僅有建設銀行的定增在路上。建設銀行5月30日發佈了關於向特定對象發行A股股票申請獲得上海證券交易所審覈通過的公告,尚需經中國證監會同意註冊後方可實施。
國有大行資本指標均處於“健康區間”
國有大型商業銀行是服務實體經濟的主力軍和維護金融穩定的壓艙石,資本是其持續經營、穩健運行的基礎。華泰證券認爲,息差下行背景下大行內生資本補充速度放緩,通過定增補充核心一級資本有助於發揮資本的槓桿撬動作用,增強銀行信貸投放能力。政策組合拳力度加碼,看好銀行板塊估值修復。
當前,我國六家國有大行資本指標均處於“健康區間”。截至2024年末,工商銀行、農業銀行、中國銀行、建設銀行、交通銀行和郵儲銀行的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分別爲14.10%、11.42%、12.20%、14.48%、10.24%和9.56%,均較上年末有所提升。
中國銀行研究院中國金融團隊主管李佩珈認爲,本次資本補充的主要目的是,更好發揮銀行支持實體經濟作用,鞏固引導其加大對科技金融等“五篇大文章”的支持力度,積極應對全球監管升級等,而非爲了剝離不良資產和簡單地提高資本充足率。
國有六大行裡的工行、農行本次並未披露定增方案。李佩珈認爲,首選另外四家銀行,主要與這些銀行經營特點不同、資本充足率存在差異有關。
比如,中行本次資本補充規模更大,主要是因爲該行國際化經營程度更高,跨境貸款、外匯交易業務風險權重更高,滿足國際系統重要性銀行監管要求等壓力較大;交行和郵儲銀行資本補充規模相當,主要與這兩家銀行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相對更低、距離監管紅線要求更近有關。
招商證券判斷,通過本輪再融資,國有大行將實現資本結構優化、服務國家重大戰略能力提升、實體經濟轉型升級支撐強化等目標,最終構建“資本補充—業務創新—價值創造”的正向循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