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歲林晉擇狂飆132公里火球!美媒憂安全嗎?美國醫生點出關鍵

▲林晉擇連飆82哩火球震驚外媒 。(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記者楊舒帆/綜合報導

代表亞太區出征威廉波特少棒賽的臺北市東園國小王牌林晉擇,以時速82英里(約132公里)的火球引發關注。美媒憂心12歲投手飆速是否安全,資深教練賴敏男透過翻譯強調「先掌握速球,再學變化球」的理念。醫師則指出,運動員總會挑戰極限,最佳方式是讓身體做好準備並嚴格控制使用量。

林晉擇在46英尺的投捕距離中飆出132公里火球,據美媒《USA TODAY》形容,這相當於小聯盟球員面對時速107英里的速球。

小聯盟世界賽醫療總監、骨科醫師昆克爾(John Kunkel)受訪時表示:「單純投球就會對肩膀造成極大壓力。」他強調,賽前準備與逐步增加投球量非常重要,因爲身體確實會隨時間適應負荷。隨着少棒至職業層級球速不斷上升,如何保護年輕投手成爲重要課題。

Lin Chin-Tse, de solo 12 años, con lanzamientos equivalentes a 101-107 MPH en MLB. ⚾???? #LLWS #LLBWS pic.twitter.com/M5NS2osZdL

昆克爾指出,不同運動員的生理條件不同,最大努力下所能投出的球速也不同。他說:「像林晉擇這樣能投82英里的孩子,並不代表天生風險更大。真正的關鍵在於,一場比賽、一個球季,甚至整個生涯中,累積多少次全力投球。」

東園國小總教練賴敏男則透過翻譯闡述理念:「投手必須先能確實控制速球,再考慮加入變化球。像國際組冠軍戰先發的劉韋亨,整場71球有70%是好球,幾次危機靠壓低球路與守備化解,這就是最好的例子。」

昆克爾認爲,控制「全力投球次數」本身就是一種保護方式,能降低手臂消耗。至於何時該開始練曲球或滑球,他表示數據意見不一,因爲不同孩子的生長與投球動作差異很大,「唯一能標準化管理的,還是投球數與全力投球的總量。」

根據世界少棒聯盟規定,每名投手一天最多85球:投滿66球以上需休息4天、51至65球休3天、36至50球休2天、21至35球休1天。2007年設立投球數限制之前,相關人員指出,每天早上8點就有許多小球員排隊接受肩膀與手肘治療。

昆克爾也特別強調休息的重要性。他提醒,若全年都在打棒球,手臂勢必出現問題,建議一年中參與不同運動,以降低慢性過度使用傷害風險,還能培養更全面的運動能力,「因爲你正在學習用不同方式使用身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