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分科化學/圖表題配分近年最高 師認整體偏難:基本題少、命題靈活
114升大學分科測驗今天登場,第二節考化學,北市教師解題團一致認同今年化學科「偏難」,對中間程度學生影響較大。記者許維寧/攝影
114升大學分科測驗今天登場,第二節考化學,並由大考中心安排臺北市高中教師羣解題。北市教師解題團一致認同今年化學科「偏難」,對中間程度學生影響較大。建國高中教師趙君傑指出,今年基本題偏少、題數比去年略多,且圖表題配分從去年64分增爲72分,爲近年來最高,也因圖表題較多,學生必須重新整理化學知識,針對圖表分析、推理才能作答。
解答整理包
北一女中教師江慧玉表示,今年化學科試題敘述較靈活、新穎,如23-25題題組,圖的縱軸使用沸點,顛覆了過去常用蒸汽壓的表述方式,題目因此需要花時間理解再加以分析,學生需要更多解題技巧。
中山女高教師劉泓其也舉例,如12題爲振盪反應,是學生較陌生的概念,但只要再細看5個選項,就會發現能和所學知識結合,是將基礎知識進階到活用;23-25題題組則稍爲顛覆考生既成觀念、較「反直覺」,但只要可利用實驗數據,推導至沸點和蒸汽壓的關係,就可以作出合理的判斷。又如今年試題也包括環境賀爾蒙結構、天然氣燃燒分析等,都是引導學生將所學結合生活,「是很棒的切入點」。
劉泓其說,14-15題爲國中理化實驗的延伸,但15題A選項學生乍看之下認爲敘述明確,但實際推導一級反應時又會發現略有落差,敘述改爲「接近」一級反應會比較妥適。
闈場內教師評析,今年化學科屬於「中間偏難」,難題爲概念較複雜或彙集兩種以上的概念,考生要抽絲剝繭將變因分離。如第30題以往酸鹼中和較重視滴定液的體積與pH值關係,但該題須考慮到導電度,也更加深了圖表判讀能力,屬複合型題目。
再者,闈內教師也指出,今年靈活創新的試題比例偏高,如14-15題爲反應速率相關,該題需要使用反應時間倒數推出反應速率,題乾圖表已將1/t數據列入,減少了計算時間,考生將解題心力放在概念理解即可。再者,試題也重視觀念、簡化計算,需計算試題僅6題,題數較少也將數字簡化,評估能減少計算間。
闈場內試考生也表示,試題着重觀念而非複雜計算,簡易的化學計量試題可直接計算,混合題則多講求實作經驗,如29-31題將酸鹼滴定結合導電度,考驗學生結合不同線索的能力,且滴定圖形非課本中常見的強酸或強鹼、弱酸或弱鹼圖形,學生還需延伸課內所學。
編輯推薦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