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科測驗化學「重圖表判讀」靈活創新題多 高中師:中間偏難

▲分科測驗今起一連舉行兩天。(圖/資料照片)

記者許敏溶/臺北報導

分科測驗今(11日)首日第二節考化學科。入闈協助審題的高中化學老師認爲,今年靈活創新試題比去年多,測驗跨章節概念整合與圖表判斷能力,包括探討火焰在不同氣體分佈,酸鹼滴定與PH值關係,整體而言,試題屬於中間偏難。入闈協助審題的試考生表示,今年考題着重化學觀念理解,而非繁雜計算。

分科測驗今天第二節考化學,根據大考中心統計,共2萬1863人報考,1497人缺考,缺考率6.85%,比去年增加0.79%。

入闈協助大考中心審題的高中化學老師認爲,今年靈活創新試題較去年多,考生需進行推論與概念整合,包括跨章節概念整合與圖表判斷能力,着重圖表判讀與分析推理能力。例如第16、17題,天然氣主成分甲烷在燃燒時,透過題幹中的引導與圖表判讀,藉由實驗讓學生了解,在火焰中不同位置的發生反應及生成物比例。整體而言,考題屬於中間偏難。

入闈協助大考中心審題的試考生則認爲,今年化學科考題着重化學觀念理解,而非繁雜計算,取材全面且多圖表判斷。單選題多爲基礎題型,像是第6題測驗考生在複雜聚合物中,判別結構能力,多選題取材多樣新穎,像是第16、17題將簡單燃燒觀念考出新意,而混合題則多屬於實做題型,像是第29至31題,利用強酸與弱鹼混合滴定,加入導電度資料,提供考生判讀與結合不同線索能力。

臺北市高中化學科教師羣表示,今年化學科基本題較少,靈活創新題較多,且圖表題明顯比去年增加,從去年64分增加到今年72分,考驗學生的理解、分析與閱讀能力,計算題題數適中,但部分計算題需要耐心計算。整體而言,題型多樣、跨章節概念多,整體試題偏難,但具有鑑別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