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8課綱觀察報告/學檔不實連爆 學倫教育待補強

今年大學入學學倫爭議連環爆,學生團體EdYouth呼籲教育部應加強推動學術倫理教育,避免學生作品不當引用,另也建議教師鼓勵學生自主揭露使用情形,讓學生學習適當使用AI工具。

今年大學入學先後爆發多起學習歷程檔案不實爭議,其中包括臺中一名高中生因備審資料問題被五間大學醫學系撤銷正備取,臺大醫學系也爆出有繁星錄取生,因科展抄襲,遭撤銷錄取資格,臺大也坦言,今年檢舉案特別多,希望可以有相關防弊機制。

EdYouth昨發佈最新「一○八課綱觀察報告」。報告指出,建議各校教師於指導學生製作小論文、科展、書面報告、探究與實作成果等作品時,應該注重學術倫理教育,如釐清「合理使用」、「引用」與「抄襲」差異,或是提供正確的標註引用格式、覈實列舉參考文獻、使用論文比對系統等,避免學生作品不當引用,甚至誤以爲改寫文本不算抄襲 。

報告還到,有百分之九十四的學生,曾於學校課堂中使用ChatGPT或其他生成式AI工具進行學習活動,學生經常使用生成式AI工具整理、組織或潤飾學習歷程檔案內容,在學習歷程檔案造假事件頻傳的情況下,已有學校要求揭露AI工具使用情形。呼籲未來教師也應鼓勵學生自主揭露,以協助學生理解如何適當使用AI工具。

對此,教育部表示,已公佈中小學數位教學指引三點○版、中小學校長數位學習領導指引、中小學家長數位學習知能指引、學習評量及學習歷程檔案使用AI注意事項等,將持續宣導依課綱學習內容,落實推動資訊安全、學術倫理等相關教學。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