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出口增長2.3%,DeepSeek位列AI應用第二 | 財經日日評

點擊上圖▲立即瞭解

前兩個月我國出口增長2.3%

3月7日消息,據海關統計,2025年前兩個月,我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6.54萬億元人民幣,同比下降1.2%(與去年同期相比,今年前兩個月少了2個工作日,剔除不可比因素影響,進出口增長1.7%)。其中,出口3.88萬億元,增長3.4%;進口2.66萬億元,下降7.3%。按美元計價,前兩個月,我國進出口總值9093.7億美元,下降2.4%。其中,出口5399.4億美元,增長2.3%;進口3694.3億美元,下降8.4%。

2025年前兩個月我國進出口主要特點:一般貿易進出口下降,加工貿易進出口增長;對東盟、美國進出口增長,對歐盟、韓國進出口下降;民營企業進出口增長;機電產品佔出口比重六成,其中自動數據處理設備及其零部件、集成電路和汽車出口增長;鐵礦砂、原油和天然氣進口量減少,煤、大豆進口量增加。(海關總署網站)

|點評|今年前兩個月,我國進出口總值和貿易順差整體表現穩定,但進出口數據略低於市場預期。受到特朗普關稅政策的不確定性影響,加上去年同期基數較高,進出口增速均明顯放緩。全球經濟復甦乏力,除去日本外,我國對其他主要國家出口增速均有所走弱。出口結構也在不斷調整,勞動密集型產品的出口降幅較大,集成電路和高新技術產品的出口則實現較高增長。

國內產業升級和進口替代進程加快,在一定程度上導致進口規模下降。部分大宗商品進口量減少,國內經濟增長壓力下,內需較爲疲軟,投資需求仍有待提振。當前國際貿易環境正經歷複雜變化,貿易保護主義擡頭與全球產業鏈重構交織,外貿形勢短期內還是不容樂觀。

歐洲央行下調利率25個基點

3月6日,歐洲央行公佈最新利率決議,如期降息25個基點,將存款機制利率從2.75%下調至2.5%,爲自去年6月以來第六次降息。同時將主要再融資利率從2.9%下調至2.65%,邊際貸款利率從3.15%下調至2.9%。歐洲央行重申“反通脹進程進展順利”,但刪除了此前表示將在“今年內”實現通脹目標的措辭。取而代之的是,表示潛在價格數據顯示將在“持續的基礎上”實現這一目標。

歐洲央行行長拉加德表示,歐洲央行將比以往更加依賴實時數據,若數據顯示需要暫停寬鬆貨幣政策以確保通脹不會偏離既定目標,央行將採取相應措施。(綜合華爾街見聞)

|點評|歐洲央行如期降息,但對未來的展望偏“鷹派”。這次降息後,歐洲利率與2%左右的中性利率水平相當接近,這意味着後續降息空間越來越小。與此同時,美國未來有概率向歐洲加徵關稅,將對歐洲出口產生負面影響。如果歐洲選擇反擊,同步增加進口關稅,還有可能成爲通脹回升的導火索。面對着2月已經回落至2.4%的CPI,歐洲央行已經開始爲暫緩降息做準備。

歐洲央行連續降息的背景下,歐洲經濟復甦進程緩慢,就業市場降溫。德國剛剛推出了近萬億的國防軍備擴張計劃,政府支出加大有助於提振歐洲經濟,然而歐洲各國不是都像德國一樣擁有如此龐大的舉債空間。即便是德國,負債猛然增加,對未來的償債能力也是一種考驗。

DeepSeek升至全球消費級AI應用第二

3月7日消息,全球著名投資基金、諮詢公司Andreessen Horowitz近日發佈2025年全球100生成式AI消費級應用排行榜,列舉了全球最熱門的前50款網頁端生成式AI應用(根據Similarweb的每月獨立訪問量)和前50款移動端生成式AI(根據Sensor Tower的每月活躍用戶量)。在這份榜單中,僅僅兩個月時間,DeepSeek就從默默無聞一躍成爲ChatGPT的有力挑戰者,在網頁端AI應用中排名第二。

值得一提的是,中國其他知名大模型也增長迅猛,進入了該排行榜:字節跳動的豆包排名第10;月之暗面排名11;海螺視頻排名12;快手可靈排名20,全部超過了Sora、Midjourney、Runway等同賽道知名產品。在移動端排行榜中,百度AI搜索排名第4;夸克AI排名第6;豆包排名第7;DeepSeek排名第14;美圖排名第17。(財聯社)

|點評|消費級AI面向廣泛的普通消費者,榜單反映的也是短期內應用的普及程度。AI技術迭代速度較快,細分領域不斷有新產品脫穎而出,用戶黏性難以培養,榜單的變動也比較大。從最新數據來看,ChatGPT的市場領先地位依舊,居於榜單首位。以DeepSeek爲代表的國產AI應用實現了較快追趕,已經成爲業內難以忽視的力量。

榜單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國產AI應用強勁的增長勢頭,但還不能完全代表行業競爭格局。當前,AI行業的技術壁壘不斷被打破,場內尚未出現有絕對領先優勢的玩家。同時,新技術不斷涌現,也會加快消費級AI應用的升級換代速度。伴隨更多應用在未來落地,這一賽道的競爭可能會更加激烈。

京東2024年淨利增七成至414億元

3月7日消息,京東集團近日發佈2024年四季度及全年業績。財報顯示,2024年,京東集團全年收入爲11588億元,同比增長6.8%;實現歸屬於普通股股東的淨利潤414億元,相較2023年的242億元增長71%。其中,第四季度收入爲3470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3.4%;歸屬於普通股股東的淨利潤爲99億元,2023年第四季度淨利潤爲34億元,同比增長191%。

分業務來看,財報顯示,2024年,京東零售、京東物流及新業務分別實現營收約10159.48億元、1828.37億元和191.57億元。除新業務外,京東零售、京東物流2024年營收均實現了增長,分別同比增長7.5%、9.7%,新業務營收同比下滑28%。(澎湃新聞)

|點評|京東去年業績增長顯著,淨利潤增速更是超預期,其中四季度表現尤爲亮眼。國補政策釋放消費需求,不少用戶習慣在京東購買電子產品、家電等大件,也帶動京東活躍用戶數、購物頻次等關鍵指標實現兩位數增長。加上京東持續引入第三方商家,用戶數和訂單量保持較強勁的增長勢頭,也助推佣金收入和廣告業務收入上升。

國補撐起了京東的業績大盤,但在包含達達、京喜和海外業務的新業務板塊,京東仍未走出虧損。去年,京東削減了部分虧損業務,也進一步修復了盈利數據。只是京東的財報固然亮眼,卻難以從中找到新的增長曲線。目前京東正在發力外賣與即時零售,但要與美團等成熟的競爭對手抗衡,投入不會小,未來其利潤端或將承壓。

Manus二手平臺邀請碼被炒至近十萬元

3月7日消息,Manus近日火爆社交圈,二手交易平臺閒魚上所謂Manus邀請碼價格最高被炒至近十萬。Manus合夥人張濤在社交平臺發文稱,官方從未開設任何付費獲取邀請碼的渠道。公開資料顯示,Manus AI是由Monica.im團隊開發的通用型AI Agent(智能代理)產品,主要通過自主思考、規劃和執行復雜任務,直接交付完整的任務成果。

與此前爆火的ChatGPT或DeepSeek不同,Manus目前沒有技術報告對外披露,獲得邀請碼才能體驗產品運行情況。申請邀請碼需要通過蘋果賬號或谷歌賬號進行註冊,參與體驗的人士對Manus評價褒貶不一,關注點主要圍繞是否能解決核心的工具調用和基於工具的規劃能力。(第一財經)

|點評|人工智能體(AI Agent)作爲實現通用人工智能(AGI)的關鍵環節,承載了人類關於AI應用的諸多想象與好奇。智能體具備實際操作能力,扮演的角色不再是“輔助者”,而是“執行者”。試想一下自己制定計劃,交給智能體執行,的確十分讓人心動。有關智能體的探索一直在進行,Manus並不是市面上首個主打“AI Agent”概念的產品,此前微軟、Anthropic都已有嘗試。近期DeepSeek崛起,再次點燃了人們關於AI應用落地的期待,其中不乏激動人心的敘事。在這個節點出現的Manus,讓人看到了想象成爲現實的希望。但目前關於Manus的公開信息並不多,加上體驗範圍有限,其實際表現如何,還得等後續大規模應用來驗證。

美國建立戰略比特幣儲備

3月7日,白宮加密貨幣主管薩克斯在社交媒體上表示,美國總統特朗普已簽署行政命令建立戰略比特幣儲備,但似乎和此前幣圈預期有所不同。薩克斯稱,該儲備將以美國政府擁有的比特幣爲資本,這些比特幣是通過刑事或民事資產沒收程序獲得的,政府不會額外購買。美國不會出售存入該儲備的任何比特幣,它將被作爲一種價值儲存手段。該儲備的目的是在財政部的管理下,負責任地監督政府持有的數字資產。

據估計,美國政府擁有約20萬枚比特幣,但從未進行過全面審計。行政命令要求對聯邦政府持有的數字資產進行全面覈算。消息發佈後,比特幣跌破8.6萬美元/枚,24小時內跌幅超過5%。(綜合華爾街見聞)

|點評|特朗普在建立比特幣戰略儲備上暫時較爲謹慎,只是計劃將政府沒收的比特幣進行更規範地管理,沒有大規模購買比特幣的意圖。國家戰略儲備通常有貨幣和大宗商品兩種,比特幣既不是一種幣值相對穩定、波動預期較爲明確的貨幣,更不存在實用價值。而且比特幣的內在價值至今在國際中飽受爭議,很少作爲支付貨幣在跨國貿易中出現。

如果美國大規模購買比特幣作爲國家戰略儲備,在每天大幅波動的比特幣市場中,美國將難以得出貨幣儲備的準確價值。比特幣交易屬性更重,風險度極高,未來可能產生的資產損失難以計量,作爲大規模戰略儲備實在是有點不合適。

美股科技七巨頭一夜蒸發3萬億元

當地時間3月6日,美股市場大幅調整。納斯達克指數跌2.61%,較2024年12月16日高點下跌超10%。美股大型科技股全線下跌,美國科技“七巨頭”總市值昨夜合計蒸發4144.28億美元,約合人民幣30037億元。

截至週四收盤,萬得美國科技“七巨頭”指數跌2.55%。個股方面,英偉達跌5.74%,特斯拉跌5.61%,Meta跌4.35%,亞馬遜跌3.68%,微軟跌1.03%,谷歌母公司Alphabet跌0.45%,蘋果跌0.17%。美聯儲理事沃勒週四表示,沒必要在3月降息,可能在3月美聯儲會議之後看到降息,2025年進行兩次降息的預期合理。(中國證券報)

|點評|2月以來,美股持續調整,A股震盪上行,市場中“東昇西落”的呼聲越來越高。作爲本輪行情中,作爲美國科技“七巨頭”領頭羊的英偉達,其上漲邏輯在DeepSeek走紅後遭到了市場的一定質疑。同時,特朗普引發的全球關稅風波、美國就業市場略微趨冷、美聯儲年內降息次數可能減少,再加上中國市場和歐洲震盪走高產生的比價效應,美股開啓了一波調整。

美股就此“崩盤”的可能性仍然偏低。特朗普的種種新政雖然對美國經濟增長帶來些許擾動,但沒有動搖美國經濟整體表現良好的趨勢。此前美股市場中針對AI的炒作中多少包含着一些泡沫,短期內進行震盪調整也屬於正常現象。

週五兩市震盪調整滬指跌0.25%

3月7日,市場全天震盪調整,創業板指領跌,滬深兩市全天成交額1.82萬億,較上個交易日縮量882億。盤面上,市場熱點較爲雜亂,個股跌多漲少,全市場超3500只個股下跌。從板塊來看,有色金屬概念股逆勢大漲,汽配股震盪走強,機器人概念股局部活躍。下跌方面,固態電池展開調整,算力概念股震盪走低,固態電池、房地產、其他電源設備、影視等板塊跌幅居前。

截至收盤,滬指報3372.55點,跌0.25%,成交額爲6879億元;深成指報10843.73點,跌0.5%,成交額爲11304億元;創指報2205.31點,跌1.31%,成交額爲5518億元。(財聯社)

|點評|週五兩市指數全天小幅震盪,市場內的賺錢效應卻有所減弱。從盤面上看,德國大幅增加軍費的消息映射到了A股,軍工板塊一度衝高。受美國關稅政策影響,國際金屬價格走高,小金屬板塊全天領漲。市場對於後續消費政策加碼預期升溫,白酒板塊午後衝高。市場對於下一階段新熱點的共識仍然不足,領漲行業中板塊協同效應並不明顯。指數在碰到前期壓力位後,形成了調整氛圍。

本週市場整體以情緒修復爲主,中美貿易摩擦風險暫時沒有在A股內得到太多展現。值得注意的是,市場內對於AI概念的炒作已經出現分化。

文中股市、期貨內容僅供參考

不構成投資建議

欄目主編|魏英傑| 主編|何夢飛

2025年我們將繼續組織企業家走進東南亞、中亞、非洲、北美、墨西哥、中東等熱門出海目的地,一起尋找全球新機遇。歡迎報名同行!

點擊下圖▼立即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