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萬億投資超級水電工程開工,滬指再創年內新高 | 財經日日評

總投資約1.2萬億元超級水電工程開工

7月21日消息,雅魯藏布江下游水電工程開工儀式近日在西藏自治區林芝市舉行。該工程位於西藏自治區林芝市,將建設5座梯級電站,總投資約1.2萬億元。該工程電力以外送消納爲主,兼顧西藏本地自用需求。據悉,這一“超級水電工程”的投資金額之巨、施工難度之高、耗時之久、影響之廣,都將創下歷史記錄。

雅魯藏布江下游特別是大拐彎段被譽爲“世界水能富集之最”,技術可開發資源量近7000萬千瓦(約70吉瓦),相當於三峽電站裝機規模的3倍。目前,雅魯藏布江中游已規劃建設的多個水電站(如藏木、加查等)總裝機約400萬千瓦(4吉瓦),平均單位投資額約爲250億元/吉瓦。(綜合證券日報)

|點評|雅魯藏布江下游水資源十分豐富,但由於海拔較高,開發難度大,一直沒有得到很好的開發利用。經過數十年的準備和論證,今年才正式開工。雅魯藏布江下游水電工程建成後,將對提高國內電網穩定性起到關鍵作用,提升國內清潔能源使用比例。

1.2萬億元投資規模空前,單從項目本身的經濟效益上看,國內電網基本不存在產電量缺口,雅魯藏布江的鉅額投資回報週期將被極大拉長。不過,正值國內經濟上行壓力期,鉅額基建投資不光能帶動西藏本地經濟發展,更是爲全國上下游企業注入新的增量需求。並且,採用“以工代賑”的方式,可以創造大量新就業需求。

首個校園配餐服務管理國家標準發佈

7月21日消息,市場監管總局批准發佈《校園配餐服務企業管理指南》國家標準,持續完善校園食品安全監管體系。該標準適用於爲中小學、幼兒園學生提供學生餐製作及配送服務的校園配餐服務企業,是校園配餐服務管理首個國家標準。標準明確了覆蓋食譜及原料管理、加工製作、備餐與配送、用餐服務、服務評價改進、應急處理等全鏈條的規範指引,爲校園配餐服務企業的合規管理提供標準化指導。

同時,標準提出了有關食品安全與營養健康信息交流、防止餐飲浪費的操作指引,引導學生不斷增強膳食平衡、節約環保理念,從小養成良好飲食習慣。(綜合市場監管總局網站)

|點評|《指南》的發佈,有助於國內校園配餐服務流程更加合規化,進一步保障學生在校園就餐時的食品安全問題。本次發佈的《指南》,在配餐的全流程中,提出了更加精細化、公開化的要求。特別是在餐品製作環節,要求接入互聯網的“明廚亮竈”系統,接受全社會監督,儘可能減少爲了提高餐品顏色鮮亮度,非法添加染料等匪夷所思的嚴重危害學生生命健康的違法事件發生。

近年來,國內有關食品安全的各項法律法規陸續頒佈,爲國內食品安全保駕護航。然而,在食品安全領域,總是有令人觸目驚心的事件發生。各項法律法規不僅需要堵上食品安全的漏洞,更應該大幅提高違法成本,提升威懾性。

6月全社會用電量同比增長5.4%

7月21日,國家能源局發佈6月份全社會用電量等數據。6月份,全社會用電量8670億千瓦時,同比增長5.4%。從分產業用電看,第一產業用電量133億千瓦時,同比增長4.9%;第二產業用電量5488億千瓦時,同比增長3.2%;第三產業用電量1758億千瓦時,同比增長9.0%;城鄉居民生活用電量1291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0.8%。

1—6月,全社會用電量累計48418億千瓦時,同比增長3.7%,其中規模以上工業發電量爲45371億千瓦時。從分產業用電看,第一產業用電量676億千瓦時,同比增長8.7%;第二產業用電量31485億千瓦時,同比增長2.4%;第三產業用電量9164億千瓦時,同比增長7.1%;城鄉居民生活用電量7093億千瓦時,同比增長4.9%。(新華網)

|點評|上半年全社會用電量小幅增加,冬季氣候偏暖疊加產業結構調整等因素,用電量增速略低於GDP增速。受高溫影響,6月城鄉居民生活用電量高速增長,帶動全社會用電量增速有所回升。整體而言,用電量依然保持第二產業佔比大但增長放緩、第一和第三產業增長較快的局面。大數據、5G等新技術帶動第三產業用電增長,但由於體量差距,尚未能完全對衝工業建築業等高耗能產業用電增速放緩的影響。

用電增速變化背後,是當前經濟結構正加速向數字經濟轉型。值得注意的是,未來AI算力與數據中心建設,可能引起電力需求激增,尤其需要巨量、穩定的清潔能源來彌補缺口。從這點出發,雅江水電工程正是提前佈局,建設面向AI時代的電力基礎設施。

成都出臺17條重磅樓市新政

7月21日,成都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等6部門發佈《關於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若干措施》,從提升供應質量、滿足多樣化需求、盤活存量、發揮公積金功效等4個方面出臺17條政策。《若干措施》明確,鼓勵各區(市)縣進一步因地制宜推廣採用直補購房首付等措施,優化完善延續房地產支持政策。以城市更新爲抓手,大力推進城中村和危舊房改造。加大“房票”安置力度,進一步擴大“房票”房源庫可選範圍。

《若干措施》提出,分批取消住房限售政策。居民家庭購買第二套住房的,個人住房公積金貸款最低首付款比例由30%調整爲20%。加大靈活就業人員參加住房公積金制度支持力度,申請住房公積金貸款的,繳存最短時長由12個月調整爲6個月。(每日經濟新聞)

|點評|每年7—8月都是房地產市場銷售淡季,此時成都推出《若干措施》,正是希望穩固今年成都樓市的回暖趨勢。從《若干措施》中看,多數措施都與其他城市提振房地產市場的措施大同小異,唯有直補購房首付的提法略有新意。直接在購房者首付上給予政策優惠,降低購房門檻,比購房後給消費券等措施更能激活潛在購房需求。

從去年開始,成都減少土拍市場供應量,房地產鬆綁、支持政策頻出,還提高了新樓盤的建設規劃標準,再加上成都作爲“網紅城市”,連續多年保持人口淨流入,吸引了大批年輕人來成都定居,共同推動成都房地產市場回暖。成都房地產市場回暖的條件,是國內大多數城市都不具備的。

馬斯克宣佈將推出兒童專用AI應用

7月21日消息,人工智能初創公司xAI的創始人埃隆·馬斯克透露,計劃發佈“Baby Grok”——人工智能聊天機器人Grok的兒童版。馬斯克並未透露“Baby Grok”的具體功能細節,僅表示該應用將爲兒童提供“友好型內容”。

上週早些時候,xAI宣佈,Grok推出了一項全新功能——“伴侶模式”(Companions),允許用戶與AI生成的3D動畫虛擬角色進行深度互動。據悉,伴侶模式下,Grok會發表一些“工作場合不宜”(NSFW)的言論。即便在選項中關閉了AI角色發表NSFW言論的選項,仍難以杜絕AI發表“少兒不宜”的言論。目前這項服務僅向每月支付30美元的SuperGrok訂閱服務用戶開放。此外,馬斯克的Grok以在回答用戶問題時給出粗口回覆而聞名,近期還因發表種族歧視言論等爭議受到公衆質疑。(財聯社)

|點評|馬斯克的xAI在伴侶模式中嚐到了甜頭,現在又盯上了兒童市場。在Grok的伴侶模式中,AI模型甚至會主動向用戶提出帶有暗示的內容,或者配合用戶討論少兒不宜的內容。這在其他AI模型中都有嚴格的安全審覈,Grok恰恰以此爲賣點,吸引了不少用戶訂閱Grok服務。現在計劃發佈Baby Grok,不光是爲了繼續擴大營收,或許也是希望以此挽回Grok日益下降的風評。

很多家庭已經在用AI帶孩子,無論孩子發出怎樣的疑問,AI都會給出相應回答。但是,AI模型的回答中帶有明顯的傾向性,AI的“幻覺”問題業內也遲遲未能完美解決,年幼的用戶很難進行分辨。很多應用內都設有年齡分級功能,“無所不知”的AI模型似乎也應該設立相關功能,強化年幼用戶在使用AI模型時的安全限制。

六成中東主權基金計劃加碼中國資產

7月21日消息,根據景順(Invesco)近期發佈的2025全球主權資產管理研究報告,約60%的中東主權財富基金計劃在未來五年內增加對中國資產的配置。亞太和非洲地區主權基金中分別有88%和80%的機構表示,將增加對中國市場的投資,北美地區也有約73%的主權基金對投資中國持積極態度。

推動主權基金增配中國資產的主要因素包括中國市場具備良好回報(71%)、有助於投資組合多元化(63%)、外資市場準入提升(45%)等。報告顯示,中國最具吸引力的投資領域包括數字科技與軟件、先進製造與自動化、清潔能源與綠色科技以及醫療健康與生物科技等。(財聯社)

|點評|近年來中國對外開放程度越來越大,許多行業對外資投資的限制進一步放寬,多部門對外資投資的扶持政策繼續加碼,爲外資來華投資創造了有利環境。更重要的是,中國企業在AI、清潔能源、新能源車等多個新興行業內,都具有了一定的技術領先優勢。中國優質投資標的數量增多,對全球資本的吸引力有所增強。特別是正在向新能源產業轉型的中東地區,對於中國相關產業的投資需求與日俱增。

值得注意的是,從實際外資流向來看,從去年開始,外資流入中國的總體速度正在放緩。全球地緣衝突加劇,部分低附加值企業向東南亞地區遷移等客觀因素都對外資來華投資意願有所影響。中國產業升級與長期可預期的營商環境,是吸引更多外資的重要因素。

宇樹科技正式啓動IPO進程

7月21日消息,中國證監會官網顯示,杭州宇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近日開啓上市輔導,輔導機構爲中信證券。根據輔導工作安排,宇樹科技最快將於今年10月提交IPO申請文件。根據企查查,今年5月,公司名稱從“杭州宇樹科技有限公司”變更爲“杭州宇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完成股份制改造。6月份,公司2次進行註冊資本變更;截至目前,公司註冊資本增至3.64億元,此前不足300萬元。

作爲人形機器人賽道的明星企業,宇樹科技獲吉利汽車、騰訊、阿里巴巴、錦秋基金、螞蟻集團等企業的聯合領投。7月初,北京機器人產業發展投資基金(有限合夥)對宇樹科技進行追加投資。根據企查查的股權穿透圖,目前A股上市公司大多以間接方式參股宇樹科技。(證券時報)

|點評|春晚亮相後,今年人形機器人迎來融資熱潮,近期在資本市場的動作也頗多。除去宇樹科技啓動IPO,智元機器人曲線進入二級市場,也點燃了板塊行情。此前港交所特專科技上市新規持續鬆綁,商業化更爲成熟的工業機器人企業已經扎堆遞表港交所。今年科創板第五套標準重啓,明確支持未盈利但具備核心技術的硬科技企業上市,也爲機器人企業上市打開了政策窗口。

需要注意的是,當前人形機器人還處於初期的商業驗證階段,應用場景尚未完全打開,賽道內的變數也比較大。上市可以爲企業提供融資回血,鞏固領先優勢,但從長期來看,成敗關鍵還在於技術的大規模落地與商業價值實現。

週一滬指創業板指均創年內新高

7月21日,市場全天高開高走,滬指、創業板指雙雙創年內新高。滬深兩市全天成交額1.7萬億,較上個交易日放量1289億。盤面上,市場熱點集中在大基建方向,個股漲多跌少,全市場超4000只個股上漲,逾百股漲停。從板塊來看,大基建股集體爆發,水泥、建材等方向領漲,特高壓、電網概念股表現活躍,機器人概念股維持強勢。跨境支付、銀行、智譜AI、光刻機等板塊跌幅居前。

截至收盤,滬指報3559.79點,漲0.72%,成交額爲7309億元;深成指報11007.49點,漲0.86%,成交額爲9691億元;創指報2296.88點,漲0.87%,成交額爲4440億元。(新浪財經)

|點評|週一兩市在雅魯藏布江下游水電工程開工的消息刺激下繼續走高,滬指在銀行板塊調整的背景下,再次創出年內新高。雅魯藏布江下游水電工程雖然修建時間相當漫長,短期內在相關上市公司的業績中很難得到反饋,然而市場認爲,該工程是中國加大基建投入力度的信號,進而產生國內經濟加速修復預期,推動兩市多數板塊實現普漲。

從板塊上看,工程機械、建築材料等與基建強相關的板塊全天領漲。煤炭、小金屬等“反內卷”板塊熱度不減,市場中兩條行情主線並行。場內投資者對於牛市的呼聲越來越高,市場情緒進入偏暖階段。

文中股市、期貨內容僅供參考

不構成投資建議

欄目主編|魏英傑| 主編|何夢飛

企業出海如何突破從0到1

企業出海五大必修戰略班

助你看清方向、看穿風險、看懂落地

點擊報名▼科學出海